亲写诉状
得知判决,杨家陷入巨大的悲愤中。父母去世后,姐姐杨淑英(又名杨菊贞,嫁夫叶梦堂,婚后不久夫死,后回娘家与杨乃武同住)如同母亲一般照料杨乃武,深信他的品行和清白。为了拯救弟弟的性命,她四处奔波。当她得知葛母前后供词不一,爱仁堂从未卖过砒霜,决定上京申冤。可杨乃武经县、府、按察使、学政、巡抚层层严刑,强令承认,他以为天下乌鸦一样黑,无清官无理可言。当杨淑英叫他写诉状,他已失去信心,在姐姐的一再劝说催促下,在杭州监狱,杨乃武趴在地上,杨淑英跪其侧旁,纸铺背上写了诉状。曾有“天下文章数浙江,浙江文章数余杭,余杭文章数杨乃武”之说,杨乃武的才气是有名的,诉状写好后,他想起塘栖有个开茶馆的白胡须老先生李亘塘是他的忘年交,便叫姐姐把诉状拿去给老先生看看。老先生对杨发生的不幸早有所闻,他从头到尾看了诉状,认为“江南无日月,神州无青天”之句欠妥。话虽是杨乃武气愤之心,但任何一个官员看了心里都会不高兴的,难道天下真没有一个好官了吗?于是李老先生将“神州无青天”的“无”改成了“有”字。此事虽然正史里没有记载,但不等于没有点影子。
同治十四年(1874年)四月,杨乃武姐姐杨淑英携王阿木(詹氏之表弟)赴京向都察院递状(清时女子不能亲手递状),都察院批回浙江巡抚复审。九月,杨乃武妻詹彩凤携姚士法(杨乃武姨表兄)向步军统领衙门递交申诉状,仍批复回浙复审。接谕旨,杨昌浚会同按察使蒯贺荪亲提严审。还将案件交由绍兴知府龚嘉俊、富阳知县许嘉德、黄岩知县陈宝善共同复审,湖州知府锡光装病拖延。复审,杨、毕均翻供。
书瑞上奏
翁公细察
案件迟迟不能审结,引起了各种猜测,负责稽查的刑部官员王书瑞提请注意有人想用拖延的办法欲使犯人死在狱中,以维持原判。他上奏朝廷另派大员查办此案,并确保狱中人员的人身安全。上奏获准后,两宫皇太后谕旨兵部左侍郎提督、浙江学政胡瑞澜主持复审。胡瑞澜又动了极刑维持原判,将犯证供招咨送军机处。户部给事中边宝泉注意到此案在审讯中有官官相护之嫌,便上奏将案件移交到刑部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