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平,有人踩
为孙立人伸张正义者,大有人在。后来成立的“监察院”五人调查小组认为:“不使一人含冤,万世兴叹,务须依证据认定事实。”“深恐主其事者,认防微之有术,喜扬厉以为功,倒因为果,以人废言。”“监委”陶百川说:“白谤止冤,孙立人案是天下第一冤案。”“监委”曹启文上万言书给蒋介石,蒋把他的万言书掷在地下,还用脚踩了几下,并下令禁止曹启文出境。当年孙家的水电工郑锦玉于1982年移居美国,致力于“孙案”相关材料的收集,1985年携《陈情书》回台,想呈蒋经国,恳请了断“孙案”。可回台时刚入中正机场,东西即被查没,被审讯24小时,责令不得泄露“孙案”内容一个字,还禁止其日后回台……
一手是遮不了天的
蒋介石死了,蒋经国死了,宣告了国民党一个时代的结束。1988年3月15日,孙立人义子揭钧教授上书当时的 “行政院长”俞国华与“国防部长”郑为元,要求恢复孙立人的自由。5天后,郑为元携水果拜访孙立人,告知“今后你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见任何你想见的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此而已。
1988年3月20日,“监察院”在社会各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复检旧档,公布当年五人小组的调查报告,强调 “没有发现违法情事”。被囚33年的孙立人始获自由。
是年11月25日,孙立人以自由之身迎来他的九十华诞。“总统”李登辉颁赠寿屏,“行政院长”俞国华等赠寿联、花篮致意。官样文章之外的是旧日袍泽、老部下3000余人从海内外纷至沓来,为孙立人祝寿。当孙立人在寿堂出现时,旧属们群呼:“司令官万岁!”甚而连当年缅甸战场的一些落籍缅甸的日俘,也在一本名为《旭》的杂志(二战退伍军所办刊物)上为文表示诚挚的祝贺。寿联琳琅,陶百川的一副堪称代表,联曰:“忠义可风,公道自在。”孙立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最重要的是荣誉。”并呼吁:“政府应正式行文给我,对国内外公布我是无辜的,然后还给我应得的荣誉。”可是,台湾当局始终没有行文昭雪,理由是当初“没有判决书”。因此有人说“这迟来的正义根本不算正义”。对孙立人只是形式上的平反,却没有在政治上平反。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孙立人常说:“我现在除了牵挂一些受害的袍泽之外,还有就是能回到故乡,为祖上扫墓。另一件心愿:能回到弗吉尼亚母校去看看!”
孙立人的心愿未能实现。1990年11月19日,他合上了他的人生册页。
丧礼备极哀荣
孙立人逝世当日,台北大小报纸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总统”、“院长”前来致哀,宋美龄也送了花圈……最令人感怀的当属孙立人的旧部和“○一四”案受害人的集体跪拜,以及原女青年大队队员的披麻戴孝。
孙立人的遗体上覆盖着清华大学校旗和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校旗。唯独没有国民党党旗。孙立人从没有入过国民党!更耐人寻味的是,弗吉尼亚军校校旗的正反面都有字,是拉丁文,译成中文是,“举世唯一人”,“暴君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