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风云人物 > 正文 >

许世友长子许光一生低调 “蜗居”县城70平旧房

2014-06-05 16:24:2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新县小潢河边,一栋普通的单元楼里,一套简单的居室。 泛黄的墙壁,斑驳的裂痕,上世纪60年代的军旅皮箱、70年代的老木柜子、80年代的简易木床,一根看不清颜色的绳子下……
9wK老兵苑

  在新县匆匆人流中,他不过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过客,一袭布衣,一把雨伞,就这样走到了自己的垂垂暮年。9wK老兵苑

  1992年,许光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办手续时有同事提醒他,退休和离休在待遇上相差较多,如果能够证明是解放前参加工作,就能享受离休待遇。事实上,早在1948年,许光就在部队穿上了军装,许多证人仍然健在。这本来是一件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许光却没有证明。当时一位县领导感慨地说,有的人伪造简历办离休,而许光符合条件却不去争取。许多身边的朋友对此不理解,许光却淡然地说:“比起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红军后代,我们应该知足了。离休和退休有什么区别?到了马克思那里,不都一样吗?”9wK老兵苑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淡定。9wK老兵苑

  在许道江的办公室里,一直存放着父亲的一套军便服:蓝色的上衣是当年父亲从部队转业时的海军军装,领口、袖口已经泛白,军绿色的裤子也泛着岁月的白光。许道江说,这是她多年来为父亲做衣服的样板。父亲一生简朴,几十年一直只穿军便服。这衣服没地方买,她就在北京找了一家裁缝店,定期为父亲定做军便服。9wK老兵苑

  许光的生活一直比较拮据。当年孩子接二连三地生病,许光没有办法,忍痛割爱,80元卖掉了陪伴自己十来年的自行车。1974年,曾有恩于许光的王树声大将在北京不幸逝世,许光在广播中听到这一消息后,瞬间脸色苍白,回到房间大哭了一场。他多想到北京送王树声大将最后一程啊,但无奈囊中羞涩,竟连前往的路费都没有。9wK老兵苑

  许光抽的烟是人武部里最便宜的,自行车卖了以后只能走路上下班。常常有前来接兵的部队干部私下里询问,他真的是许世友将军的儿子吗?9wK老兵苑

  在大别山深处,这个将军之子的身影显得深邃、费解,像一个谜。尊敬的目光中常常带着猜疑,但许光从不解释。9wK老兵苑

  然而,贫穷的许光有时却非常慷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到新县拜谒许世友将军墓的游客大量增多,新县旅游管理部门把将军故里开发成旅游景点并收取门票。对此,许光不仅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把住过多年、属于自己的“祖业”:许世友将军故居无偿交给了政府。9wK老兵苑

  为关爱生活困难的老红军,多年来,许光从个人工资中挤出“节余”,关心资助红军后代130多人次。有人估算不下10万元。9wK老兵苑

  物换星移,新县已不是过去的新县,许光却还是原来的许光。9wK老兵苑

  一般说来,搬家都是越搬越大,越搬越漂亮。许光一生搬了几次家,却越搬越差。在人武部时,单位分配家属房,按照级别他可以分到一处团职房。然而,他却主动提出:“我是本地人,家里有房子,把房子让给那些更需要的外地干部吧。”后来,许光得知一位四川籍的政工干事孩子多,生活比较困难,就主动把房子让给了他。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