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快到4月底了,二老想起来,4月30日是小孙子萌萌的两周岁生日。二老商量,要给孙子送点东西,算是爷爷奶奶的一片心意。母亲试着问滕和松,滕和松说可以。二老很高兴。让人帮忙买了一点东西,母亲写了一张纸条,请滕和松给家里送去。
我们正在因没有父母亲的消息而发愁,突然收到他们送来的东西,着实令我们激动了半天。我们打开母亲写的字条,上面写着:“小萌子明天的生日,给他点水果及两个罐头,两个小瓶子玩,还有一大块糖。希望他不要调皮,和眠眠姐姐平分礼物。奶奶。”
从送来的东西和字条推断,父母亲虽然被关着,但禁闭得不算森严,生活应该没有问题。
父母亲在东交民巷相依为命的状况没有持续很久,母亲的眼病复发了。母亲住进了301医院,东交民巷只剩下父亲一人。对于父亲来说,政治上的大风大浪不算什么,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特别是习惯了我们这种热闹而又温暖的大家庭生活,孤独就显得更加难耐。
实在没事可做,父亲就拿出扑克牌,一个人在桌子上摆牌、开牌。到了后来,邓楠在父亲临走时塞给他的这副扑克牌,已被用得很旧很旧,牌角都磨白了。
毛泽东批准父亲与家人团聚
母亲住在301医院外科病房。一天,给母亲看病的唐医生来看她,悄悄告诉她,毛主席病危,中央发通知了。正在这时,滕和松派一个警卫人员来看她。她立即给父亲写了一个纸条:“千万不要离开你现在住的地方,不管什么人让你出去,都不要离开,我争取尽快出院。”母亲知道,看到这个字条,父亲虽然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一定会提高警惕。
父亲收到了字条,意识到一定是母亲在医院听到了风声,可能会有事情发生。母亲让他千万不要离开这里,但他却想,不能再继续一个人呆在这里了,要争取和家人团聚。6月12日,父亲给汪东兴写信报转毛泽东并中央,请求与家人团聚。
6月30日,父母亲接到通知,经毛泽东批准,他们可以搬回宽街和家人团聚。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终于再次团聚了。
摘自《我的感情流水帐--父亲邓小平在动乱岁月 》毛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