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亚洲周刊》2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刊发题为《中国高超音速攻防突破》的署名文章,作者系台湾国际关系学者蔡翼。
文章介绍到,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1月13日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大陆军方在1月9日完成了针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首次高超音速导弹弹头载具测试。
此次测试使用的是被美国军方命名为WU-14的“高超音速滑翔载具”。一般弹道导弹在重返大气层前会释放出弹头,可能会是单弹头,也可能是分导的多弹头,弹头一般都会以抛物线的弹道飞行。现在,中国大陆有了高超音速滑翔载具,它是一种和普通弹头不一样的弹道导弹弹头,可以在弹头重返大气层后,利用其高升阻比的外形,通过操纵内部的小型助推火箭发动机来修正方向,在高空层进行高超音速滑翔,将原来按照弹道飞行的模式转换成巡航导弹飞航的模式,继续进行相当长距离的飞行,并且可以进行空中机动,躲避反导导弹的拦截。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要拦截对方导弹时,往往要根据导弹可能的弹道、速度及方向等参数,计算出拦截点后进行拦截。若是采用滑翔式飞航的高超音速载具,弹头进入大气层后会变成可操控的飞航模式,要对以10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滑翔的弹头进行拦截,以现有的末段反导技术而言,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高超音速滑翔载具的最大意义是能够有效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末段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