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世界文明 > 正文 >

“玩偶将军”隆美尔:因从不反对希特勒获重用

2014-06-05 16:26:3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隆美尔虽然对希特勒的疯狂满怀怨言,并且不时搞些小动作,但他从不敢真正反对希特勒。而希特勒也恰恰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刻意一再提拔隆美尔,让他有机会成...
4Ud老兵苑

  有关隆美尔的死因成为常被后世“惦记”起的话题。“脑溢血突发”当然是胡说,真相在战后很快水落石出了——隆美尔因被怀疑参与了旨在刺杀希特勒以结束战争的“7·20事件”而被迫自杀。争论的焦点在于,隆美尔到底是不是真的参与了刺杀希特勒?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二战后一直扯到了今天。隆美尔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良好的私德,让很多他的“粉丝”更愿意相信这位将军在最后时刻迷途知返,成为了志在从专制下挽救国家的“抵抗运动战士”。4Ud老兵苑

  然而,如果你公正地看过有关隆美尔的传记,会承认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与他留下的那些威风八面的各种“摆拍”照片不同,隆美尔的性格与他的身材一样,有着软弱的一面。年轻时代的隆美尔本想成为工程师,是在父亲的强令下才入了伍。自那以后,“出色地完成迫不得已的工作”就成了隆美尔无法摆脱的宿命,在北非这个次要战场上大展拳脚是如此,在“大西洋壁垒”计划中为纳粹进行最后垂死挣扎也是这样。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隆美尔虽然对希特勒的疯狂满怀怨言,并且不时搞些“小动作”,但他从不敢真正反对希特勒。而希特勒也恰恰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刻意一再提拔隆美尔,让他有机会成为“纳粹战神”。这样一个因独裁者的青睐才得以机会施展才华的人,是无法反对体制的,因为他本身就是这个体制塑造出来的玩偶。4Ud老兵苑

  隆美尔的身上,其实浓缩了一代德国军人的悲剧命运。受制于斯巴达式的精英教育和民族主义的洗脑,他们无法像数十年后自己的后辈们一样,明了“将枪口抬高一寸”的道理,最终成为了邪恶体制的殉葬品,成为貌似威武,实则软弱的“玩偶将军”。4Ud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