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遵照志司指示,师长杨大易下令:“撤出飞虎山阵地,后退30公里!”
范天恩听了脑袋一片空白,难道几天的拼死拼活全白费了?!撤退?再撤就撤到鸭绿江了!他只能服从命令。
就在西线血战的同时,42军两个师在东线利用险要地形,打得南朝鲜首都师抱头鼠窜,美国人只好顶上给南朝鲜人擦屁股。云山之战开始的前一天,第10军指挥官阿尔蒙德少将命令在仁川登陆中大出风头的美国海军陆战1师接替南朝鲜首都师继续进攻。
“等你们把这一带扫荡完毕,南朝鲜军队就会接替你们,然后我们就把美军撤出朝鲜。”
听了阿尔蒙德一席侃侃而谈,美国海军陆战1师的军官们鸦雀无声。军官们心里都忐忑不安地想,他们与西线第8集团军之间相距80公里,相互之间连地面巡逻联络都没有,而前进的路线只是一条两侧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的山间公路,这样的地形怎么看都活像一个耗子笼!
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见军长的决心不可动摇,只好退而求其次:“那么让我们在下碣隅里修一个机场,好得到补给,撤出伤员。”
阿尔蒙德非常惊奇:“怎么会有伤亡?”
“他甚至不承认会有伤亡,这就是你面临的局面。”师长史密斯战后悲伤地回忆。
奉命打前锋的是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外号“飞毛腿利兹伯格”。他非常警觉。在出发那天晚上,他危言耸听地告诉本团军官:“伙计们,我可以预料肯定会遇到中国军队,我们很快就要参加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战了。”
黑夜是中国人的。云山打响的前夜,第7团遭志愿军夜袭,利兹伯格成了名副其实的“飞毛腿”,只不过是往回跑的,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四处逃命的速度是惊人的。”
可惜天亮得太快了,白天是美国人的。太阳一出来,利兹伯格又在空军掩护下重新集结夜里被打散的部队,然后靠着强大的空地火力掩护攻击42军的阵地。
42军军长吴瑞林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外号“吴瘸子”,一向惯用刁钻古怪的战法。见美国人的坦克厉害,他命令工兵在公路两侧的山缝里塞上几百公斤烈性炸药,等美国人来了起爆,结果一气炸掉了美军5辆坦克,炸伤8辆。美国最精锐的陆战1师被这些出奇制胜的战法搞得焦头烂额,日夜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