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人物动态 > 正文 >

郑传烈:工业报国为己任 艺德双馨成世范

2014-06-07 10:54:5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国的企业多,企业家更多,泥沙俱下,然大浪淘沙,有的迅速崛起,有的很快消亡,似乎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三几年。

  他在人生旅途中,也曾遇到过几多艰难困苦,在商海扬帆中,也曾遇过多少樯倾楫摧,但他都以睿智的头脑、执著的信念、包容的胸怀以及为人的从容与放足而行的胆略,乃至超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豪迈之气,成就了无怨无悔的丰盛人生。D27老兵苑

  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回到1958年。D27老兵苑

  “爸爸,他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窗子都拆下来呢?”D27老兵苑

  看到一些工人把房屋上用铁丝做的美丽的窗子拆下来并拿走,小传烈十分伤心和心疼。D27老兵苑

  “他们拿去炼钢铁。”父亲无奈地回答。D27老兵苑

  “钢铁炼好之后拿来干嘛?我们的窗子是好的,为什么要拿走?为什么要把我们家里那些好好的铁锅铁桶之类的都砸碎拿走?”D27老兵苑

  小传烈幼小的心里有太多的“为什么”。然而,这些“为什么”在那特定的时代就连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父亲也无法解释清楚,因为他心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只不过他的“为什么”是忧国忧民,因为他个人的意志根本不可能扭转那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D27老兵苑

  这年,郑传烈才七岁。D27老兵苑

  郑传烈出生于汕头澄海,澄海是著名的侨乡,是“红头船”的故乡。现在,在汕头市区耸立着一座“红头船”巨型石雕。据记载,“红头船”是一种高桅的大型木帆船,船头漆成红色,并画上两颗圆圆的大眼睛,浮在水面像一条大鱼。解放前,“红头船”是承载潮汕人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的海上交通工具,今天,他已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全球潮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D27老兵苑

  郑传烈的青少年没有五彩纷呈。有人说,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最为不幸,在他们最需要营养的童年,却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挨饥受饿;在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时,却碰上了扭曲人性的“文化大革命”,黑白是非完全颠倒;在他们风华正茂、血性方刚的时候,却碰上“上山下乡”运动……可是,历史没有从他们这代人隔断,他们穿越灾难,走过困难,迎接挑战。D27老兵苑

  1969年,从澄海苏北中学毕业的郑传烈,与广大知识青年一样,响应伟大领袖* 的号召,坐着两边插满了彩旗和贴着最高指示标语的汽车,高唱着革命歌曲来到了英德茶场。那一年,他已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D27老兵苑

  知青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在人生旅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对郑传烈来说,却是一笔无穷的财富,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郑传烈很感谢他那5年的知青生活。在这5年中,什么样的农活都做过,什么样的苦都吃过。艰苦的农村的生活铸造了他坚强的体魄,磨练了他顽强的意志,考验了他的承受力,丰富了他的人生,增强了他的阅历。D27老兵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国特有的历史阶段。演绎出了一幕幕悲欢离合、凄美壮丽的故事,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D27老兵苑

  1974年9月,郑传烈终于踏进南京工学院这所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的大门,攻读自动控制专业。D27老兵苑

  知青的生活是苦的,大学的生活也是苦的。郑传烈给我们说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一毛五分钱的故事。他在南京读书期间,因为没钱,学校放假都没有回过家,直到1975年才回家看望父老乡亲。回校的时候,先从汕头坐汽车到广州,再从广州乘列车到上海,然后从上海转车到南京,全程车费50多元钱。郑传烈仔细地计算了每一站路程的车费,还包括到车上吃两顿饭的生活费,身上所带的钱刚好够这些费用,一分钱不会多,一分钱也不会少。D27老兵苑

  谁知,郑传烈风尘仆仆地赶到广州汽车站去购买到上海的车票时,却被告知到上海的车票已经售完,只剩下到株洲的票了。怎么办?等第二天的车?可是晚上住哪里?住宿费与生活费又怎么办?郑传烈苦苦思索。但是,再等就更麻烦了,于是,他决定买到株洲的票,然后到车上补票。D27老兵苑

  郑传烈没有想到,补票价格贵,还要收取补票手续费。这可是进退维谷了,不补又不行,列车员会把你赶下车的,补了的话就没钱吃饭了。D27老兵苑

  吃饭事小,被赶下车可就事大了。没办法,郑传烈只好饿着肚子继续旅行。到南京的时候,他口袋里仅剩下了一毛五分钱的公共汽车票钱了。D27老兵苑

  “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所以现在我们还有什么样的苦吃不下、还有什么样的问题看不开呢?至于那些‘名’啊‘利’啊,我都看得很淡。”故事结束后,郑传烈笑着说。D27老兵苑

D27老兵苑

郑传烈参加座谈会D27老兵苑
D27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