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2日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中国商用土地指数”显示,2012年下半年是商用土地成交高峰期,商用土地投资热情高涨,于2012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指数为118.8。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商用土地市场出现市场拐点,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至2014年第一季度跌落到79.9,同比下降幅度达29.4%。
上述数据来源于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下称RET睿意德)的商业地产指数系统。RET睿意德历经两年的调研和分析,以一个季度为周期,以中国大陆40个商务城市的商业土地、商用物业、办公楼物业的关键数据为基础,结合针对品牌零售商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调研,推出了包含中国商用土地指数、中国商用物业指数、中国写字楼指数、中国零售商信心指数以及中国O2O指数在内的指数系统。
据RET睿意德分析,上述拐点出现的原因在于二线城市商用物业逐步上升的空置率和较低的租金回报,开发商在二线城市获取商业用地的意愿因此降低。仅郑州在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7宗商业土地流拍。随着前几年大量商用物业的开发,部分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警戒值,因此各地政府商用土地出让规模逐步收缩。
2014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商用及写字楼物业的租金水平继续稳定上扬,空置率维持7%的低位。与此相比,一季度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已接近30%,租金长期低迷。几乎所有的二线城市都处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阶段,正是这一原因极大刺激了地方政府发展楼宇经济与产业新区的信心。RET睿意德预测,未来三年内,全国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量中将有近七成来自于二线城市。
尽管受到季节性消费高峰回落的影响,中国零售商信心指数仍达到125.6,同比上涨12.7%。RET睿意德调查显示,来自快时尚及轻奢品牌的开店依然强烈,例如,优衣库目前在全国开店数量已达279家,仅2013年其开店数量82家。受相关政策影响,奢侈品牌开店意愿持续下降,大众连锁餐饮则加速扩张。
在O2O已成为商业地产的热词的情况下,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首次将中国O2O指数纳入中国商业地产指数体系。2014年一季度中国O2O指数为316.7,同比上涨45%。RET睿意德调研发现,大多数零售商的线上销售占比都低于10%,这说明在零售商的业绩贡献比例中,实体店仍占据大头。
尽管面临电商的巨大冲击以及阶段性供应量过剩,RET睿意德认为2014年一季度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已蓄势进入第二轮上升期。中国商业地产指数系统显示,中国商业地产仍以12.5%的年增长跃进,一季度总指数达133.9。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总经理陈曦表示:“最新的中国商业地产指数反映了商业地产在经历一轮狂飙后开始进入波浪形上升阶段。同时,市场分化日趋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