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历史瞬间 > 正文 >

一封写了30年的信

2015-01-28 06:57:2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 这是一封女儿写给父亲的信。1979年,王玫的父亲副团长王烘牺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1979年2月22日,时任41军121师362团副团长的王烘带领2营经扣屯去执行炸毁纳隆桥的任

    爸爸,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您参加那场边境战争时,妈妈和我们三姐弟一直翘首企盼您和战友们一起凯旋。可是当部队返回时,我踮着脚尖顺着队伍从头找到尾,又从尾找到头,就是不见您的影子。妈妈不能接受您牺牲的噩耗,一下子病倒在床,我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也都天天以泪洗面。

    亲爱的爸爸,您牺牲那一年,我刚满1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在学校里好好读书,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而我却过早地失去了父爱。我知道,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正如那一场战争,是边境那激烈的枪声召唤您义无反顾地上了前线……刚听到您牺牲消息的那些天里,我常常手足无措,只要有人提起您或有人来看望妈妈,我都会紧紧抓住妈妈的手,泪眼婆娑。而当我擦干眼泪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大弟弟只有12岁,小弟弟仅有9岁,只能由我接过您的枪,继承您的遗志。但是,妈妈当时极力反对,她说我年纪小,担心我到部队后跟不上趟,完不成任务。

    爸爸,当时我确实很柔弱,柔弱得连手枪枪栓都拉不开。可当年您差不多也是这个年龄到部队的。我不止一次听奶奶讲,1951年1月的一天早上,奶奶本来要带您和叔叔去喝喜酒,可您借故晚走了几步,等奶奶一出家门,您就飞跑到20公里外的普宁县流沙镇,找到部队要求当兵。奶奶知道后,连喜酒也顾不上喝,就追到部队。可是,您已穿上新军装,实现了当兵的愿望。

    爸爸,每次讲起您的故事,奶奶的腮旁就会挂满泪水。奶奶说您从小就很懂事,小学没毕业,当看到家境日渐窘迫,便主动提出退学。回到家中,您下地劳动的时候还不忘看书学习。那时候大伯已参加东江纵队,经常回家给您讲革命的故事,在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长大报效祖国的种子。家乡解放后,家里分到了田地,生活也得到改善,您打心底感激将自己救出苦海的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我从小受您的教育和熏陶,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您的牺牲,陡增了我的一种英雄情结,让我义无反顾地辞别妈妈,穿上了明显肥大的军装。

    爸爸,我清楚地记得,刚到部队时,我想使自己一夜之间就成长为一名合格战士。可新兵连第一次搞紧急集合,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匆匆忙忙打好的背包,很快就在急行军中被颠散了,我不得不抱着散乱的被子黯然返回。这不大不小的“挫折”,把我急得直掉眼泪。同时,我也明白自己虽然穿上了军装,可要成为像您那样合格的军人、英勇的战士,还有很大的差距。

    后来,我又听说了不少您的故事。您参军后,被分配在步兵团侦通连当侦察员。训练中,不管刮风下雨,您都拼命勤学苦练,不到一年的时间,各种课目训练成绩都是优秀。您还经常帮助战友学文化、写家信,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和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骨干,入伍第一年就两次立功。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