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历史评论 > 正文 >

蒋介石为何一到台湾就急着土改?

2014-06-05 17:19:19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相继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提出“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相继攫取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抗战胜利后发动内战。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败退台湾,历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蒋介石兵败逃台以后,吸取大陆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基础,当务之急就是着手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在台湾历史上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占领时期,台湾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日本在台贯彻“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把大量历代汉族和高山族农民辛勤开垦的土地没收为官有。在他们的巧取豪夺下,全台68.5%的耕地、山林归殖民政府、日本财阀及少数人占有,广大农民几无立锥之地。台湾地主的剥削强度和农村阶级对立的尖锐程度,比大陆诸省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介石一到台湾便宣称:“我们要为坚持、实现三民主义而战,满清革命时期,我们乃是以民族主义为重心;在军阀革命时期,则是以民权主义为重心;在今日国民革命时期,乃是以民生主义为重心。”实施民生主义的起点,便是开展“土地改革”。

  蒋介石政权的“土地改革”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三七五减租”。

  一是限定耕地租额。扣除种子、肥料等成本费25%,剩余75%由农民、地主各得一半,即37.5%。换言之,即地主收取地租,最多不能超过租地全年出产物的37.5%。原约地租超过37.5%者减至37.5%,不及者不得增加。这就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地租负担。
蒋介石为何一到台湾就急着土改?

  二是确定耕地租期,巩固佃权。1951年6月,台湾当局颁布“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规定:废除租地押金制和预收地租制,租约必须以书面签订,租期不得短于6年,对不到6年而地主撤佃的情况作了种种限制。该法案颁布后,佃农只要与地主签订租约,即可取得至少6年的土地支配权,在此期间,只要每年交纳总产量的37.5%地租,产量增加租额也不变。因此,佃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遂热心于加强田间管理和短期水利建设,保护了佃农利益。

  三是灾歉之年地租减免。因灾害等原因造成农作物歉收时,承租人可以请求乡镇公所耕地租佃委员会查勘歉收情况,认定减租办法。地方发生普遍耕地因灾歉收获量不及三成者,应予免租。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