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这次调研中,明确指出空军是战略性军中,有观察认为将空军定位为战略型军种是实现“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的重要环节,虽然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已具备陆基和海基战略核威慑能力,但外界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空基核打击能力依然不足。
现在中国最主要的大型轰炸机是去年曝光的轰6-K“战神”,美国米德兰集团的文章称,轰6-K的作战半径将由轰6的1800-2200公里,大幅增加到3000公里或更远。大大扩展了中国空军打击范围,轰-6K可以挂载6枚射程2000公里左右的长剑-10A空射巡航导弹,已经具备对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关岛乃至夏威夷实施航空突袭的能力。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比起西方战略轰炸机轰-6K的航程和载弹量都还不够,只能归入到战术轰炸机的行列。
秦蓁(中国《兵器知识》杂志执行主编):总的来看(轰-6K)应该还是属于一款中程的中型轰炸机,它的航程也是有限的,载弹量也是有限的,是不足以和类似与美国的B-1、B-2、B-52,俄罗斯的图-160这些大型的远程轰炸机相比的,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也就是说中国并没有类似这样大型远程轰炸机的情况下,轰-6K配合一些远程精确制导的对地对海攻击武器的话,那么它还可以目前来说还可以应付,也就是说关键时刻可以进行一些远程打击。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还是一款过度机型。
解说: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下一代轰炸机的研制必须具备远程作战能力,作战半径向东可覆盖太平洋中线以西地区,特别是第二岛链区域,向西可覆盖中亚地区向南可以辐射南海,以保证我国南海地区的能源资源安全,此外还应具备强隐身突防能力,不仅能够对目标实施精确常规打击,还可以进行核打击。
秦蓁:就是说它有一定的能力来突破地方的防空系统的拦截,这种能力无论是通过比如提高它的速度来达到,或者是采用一些比如隐身性能来达到。总的来说你是必须要能突破敌方的防空能力,否则的话即使有一个远的航程的话,那么如果轻易地就会被敌方的地空导弹拦截,或者空中的战斗机拦截的话,那么它也是不具有意义的。
据1月30日报道,美国军事情报官员的话称,随着中国海军扩大远程能力,其空军新的精确制导巡航导弹、远程轰炸机和无人机将入列服役。
外媒称,美国空军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主任李·菲尔在当日发布的报告中说,“虽然我们不说这种现代化过程加快了”,但确实在“稳步推进”且进步显着。
据报道,菲尔的报告和美国海军部情报局为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一个听证会准备的报告,是对公开评估中国海军和空军不断增强的军事能力的最详细的新报告。
报道称,中国正提升其空军和海军实力,以弱化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实力,向更加远离中国海岸的地方投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