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林秘史 > 正文 >

国民党海军司令狂言:一战就能让中共海军消失

2014-06-07 16:26:16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组建海军的消息传到台湾,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十分不屑:共军一穷二白,不要说舰船没几艘,就是加上木船也没有多少条,要建海军,无异是痴人说梦!就算真的建立海军...

  日内瓦会议是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召开的一次重大国际会议,参与的除了五大国,还有与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相关的多个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真诚、坦率、机智,让世界各国首次感受到一个崭新大国的气质。周恩来的立场,赢得了许多与会国家的认同和国际舆论的好评,使得美国顽固孤立中国的立场暴露无遗。当时,美国《商业周刊》评论道,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

  站在甲午年的历史坐标上看,日内瓦会议的意义在于:6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是战败国,任由列强瓜分,清政府失去了朝鲜和其他亚洲藩属国;而到了1954年,中国是战胜国,能够对国际会议施加影响,使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但这次会议没有触及钓鱼岛问题。1972年,美国把琉球列岛的行政权(并非主权)交给日本,其中包括钓鱼岛,这造成了日本在此后中日争端中占据优势,而美国又可随时介入的局面。中国政府至今未承认这一行动的合法性。

  第一部宪法问世

  日内瓦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回国投入另一件大事:协助毛泽东筹备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毫无疑问,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源,是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在1954年,毛泽东等人考虑的,正是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生机和活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并且,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要承担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新宪法。1954年6月11日,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总结说:“宪法的起草,前后差不多7个月。第一稿是在去年11、12月间,第二稿是在西湖,花了两个月时间。第三稿是在北京,到现在又修改多次。每一稿本身都有许多修改,在西湖期间的稿子,就有七八次修改。前后算起来,恐怕有一二十个稿子了。”“总之,是反复研究,不厌其详。”

  1954年9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如期举行,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表决。出席当天会议的代表1141人,表决结果为:投票数1141张,同意1141张。结果一经宣读,全场欢腾,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庆祝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与宪法一同起航的,还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中国社会开始向前大步迈进。2年后,中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3年后,“一五”计划各项经济指标提前完成,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全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增长23%……从这个甲午年开始,中国展现出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面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