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研制获进展

2014-06-07 16:42:0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近日,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简称东五平台)结构静力星在试验场顺利通过了验收级和鉴定级静力试验。东五平台结构静力试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平台研制突破了多适应性...

  “东盟是中国天然的合作伙伴,是北斗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北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救灾减灾、海洋渔业、交通旅游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助力中国与东盟的“钻石十年”。

  据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德仁介绍,他们正在与泰国有关方面协商,希望把北斗增强系统在全泰国应用。“我们计划做150个地面服务站,为泰国的海上和陆上的交通环境、灾害管理服务,同时还服务泰国减灾防灾系统、农业管理系统。”他说。

  “北斗应用领域广阔。”泰国科技部地理空间技术局战略联盟发展集团主任奇诺洛斯特·布彻姆表示,中国在北斗系统上推出了一些相关项目,帮助东盟国家在开发自主导航技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双方在技术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示,北斗南下东盟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如何消除影响市场竞争力的短板,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品化;其次是如何得到用户的认可,面对GPS的先发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最后是如何打造成熟的盈利模式,实现运营服务主导,产业融合增值。

  尽管如此,北斗应用产业仍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北斗产值仅占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不到5%,随着北斗系统的建成,北斗导航产业将实现50%左右的年增长,带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整体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中国研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 让北斗卫星实时对话

  前不久,北斗全球导航系统首发星星间链路天线方案尘埃落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提出的方案脱颖而出,其在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工程中的卫星抓总地位进一步巩固。作为方案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五院总体部发挥集成优势,组建“联合创新舰队”,成功创新研制出国内首台“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为方案锁定立下汗马功劳。孙家栋院士在前不久对该部的调研中,对该产品给予了肯定,并对相关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不“扭脖子”就可为卫星搭桥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对星间链路提出严格的技术需求,要求在各个导航卫星之间实现“实时对话”。与依靠机械转动的传统天线不同,相控阵天线不用“扭脖子”,就可以随时为不同的卫星“牵线搭桥”,因此成为搭建星间链路的必然选择。

  作为星间链路最核心、最关键的设备,“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具有电性能指标要求高、重量体积功耗小、工程化难度大等诸多技术难点。其组成元器件繁多,研制工作涉及微波、天线、电子等多个专业,与卫星研制相比,仅缺少推进专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单机产品,具有极强的系统性。不少科研单位也看到该天线的重要性,很早就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有的还调集精兵强将进行研制。

  五院总体部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确立竞争优势、夺取技术制高点为己任,以应用需求为牵引,展开了系统谋划,主动加入到激烈的竞争中,通过自主投入资金、创新组织与管理模式、凝聚核心专业等,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这是总体部各核心专业的集体结晶,产学研相结合工作的典范”。

  集成、高效的研制思路

  针对Ka频段相控阵天线技术的研究始于“十五”期间,总体部已积累不少相关技术。该部高度重视本次“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攻关工作,在星间链路体制尚未确定、研制任务分工尚未获得上级机关明确支持的情况下,建立了自主投入跟进机制,大力培育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截至目前,该部就“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自主投入研发经费累计已达1亿元,并已根据研制需求制定了后续经费投入计划。

  在该天线攻关初期,该部抽调了天线、热控、机械、电子、供配电、空间环境等多个专业的优秀人才,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团队,开展协同攻关,仅用14个月,就研制出国内首台符合方案要求的“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产品。

  在型号研制任务基本明确后,该部又迅速成立了专项项目办,推进相关工作,并发挥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将该天线的研究重点由电性能的实现,向长寿命、高可靠的航天工程系统应用转移。该部攻关团队以年轻人为主,在完成研制任务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年轻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相控阵天线技术负责人年仅34岁,团队平均年龄31岁。

  在“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攻关研制中,该部研制团队采用“分大为小、逐个击破”的办法,将任务分解成三大步,每一大步又细分出十余小步,每一小步以天为单位,设置细致的推进节点。通过快速完成风险识别、快速进行方案修正、节约有限研制资源,确保了研制任务按最优路线高效推进;同时,强化团队内部及与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技术集成优势,准确快速地传递信息,实现工作快速响应;此外,借鉴技术“归零”的方法建立检讨机制,通过一套专门的快速检验方法,确定技术实现路径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效避免了过程的反复。通过小步求快、阶段评估求稳双结合的方式,提升了进度管理能力与创新效率。

  就这样,该部在一年内突破了“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的宽角扫描技术、收发组件技术等9项关键技术,完成了整星总体布局、力学环境适应性等8 个工程化设计和试验。在上级领导及五院多次组织的由国内多家研究单位参加的系统测评中,该部研制的“Ka星间链路相控阵天线”均以系统指标最优、技术成熟度最高、空间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等特点胜出。

  目前,该部正在按既定流程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研制与生产工作,力争尽早实现首飞,让相控阵天线“巡视九天”,让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威震四海”。

  中国首座差分北斗导航站试运行 精度达亚米级

  2013年7月1日起,航行于江苏南部、长江口和浙江北部沿海水域的船舶可以接收到来自大戢山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示范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卫星定位信号,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

  这是全国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首座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基准站,同时也是全球首座北斗和GPS双模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准站,标志着我 国在北斗系统海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系统。

  为提高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增强其在海上应用中的完好性、可用性和连续性,从2012年开始,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和上海埃威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就开始研究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