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军工科技 > 正文 >

帝国击剑手:苏24超音速双座前线轰炸机

2014-06-07 16:39:24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苏-24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于60年代开始设计的全天候低空超音速双座前线轰炸机,北约代号“击剑手”(FENCER),用于替换苏-17/20/22系列战术轰炸机,执行全天候前线战术轰炸任务。

  第2-4批次的苏-24仅少量生产,主要用于军队验收试飞。第4-15批次的苏-24是第一种正式服役型号,1976年开始服役,机头有三根天线,前机身下两根。

  第15-27批次的苏-24于1981年出现,更换了许多设备,机头加装多种探测装置,代替了以前简单的空速管。以往批次上的三叉状的机头天线在第27批次后停止使用,在两侧翼根及尾翼的两侧有三角形的整流罩。

  资料表明苏-24首先部署在苏联西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一带。从这些基地出发,苏-24能覆盖西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并且能威胁北约组织的军事要点。随后苏军的苏-24被进一步部署到东德、波兰北部和匈牙利南部。

  为了进一步完善飞机性能,苏霍伊研制了T-6M,即苏-24M(右图)。T-6M装备了先进的PNS-24M瞄准/驾驶系统。为了安装新的设备,机头部分加长了750毫米。在风挡前方中央加装可伸缩的受油探管。垂尾下部弦长增大,使前缘更弯曲。垂尾前缘增装了一个新天线。机翼的外翼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挂架延长,可挂带几乎所有的苏联标准战术空地导弹和火箭巢。前起落架舱之后安装了一泡形舱,内有激光照射/测距仪。机头有一根较长的空速管。M型在1977年7月24日首飞,1978年开始进入量产,1983年投入使用。

  简述苏-24的机体特点。该机最大特色是采用悬臂式变后掠上单翼,与米格-23的相似,有下反角。外翼段为全金属结构,可掠动三个角度:16°、45°、68°。采用全翼展前缘缝翼,及分两段的后缘双缝襟翼,襟翼外侧是后退式副翼。装有差动扰流板,低速时可控制横滚,着陆时可作升力阻尼板。全动式平尾可差动和对称活动,可起副翼和升降舵的作用。机翼后掠角变大时,横滚靠差动平尾来控制;后掠角变小时,位于后缘襟翼前面的扰流板(也是减速板)与差动平尾一起控制飞机横滚。垂尾离地高度达5.50米,重尾边缘装有各种天线,底部与减速伞舱相连。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用了一定数量的钛合金。进气口处有附面层隔板和激波板,装有可调节斜板,有辅助进气门。减速板在中机身下两侧。后机身装一对腹鳍。起落架是可收放前三点式,均装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身,前轮有挡泥板,主起落架与米格-23类似,是新颖的八字形起落架,向前向内收起,不会占用翼下空间。低压轮胎主起落架装连杆式减震器,适合在前线机场起落。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