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为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武器,在他死后两年,他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907年,清政府决定全面编练新军,全国分成三十六镇。湖北应编两镇,至1911年,仅编成第八镇及二十一混成协,由原张之洞所在的自强军改编,除火炮外,轻武器多由汉阳兵工厂所造并配发使用。
汉阳造的生产,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是旧中国产量最大也是使用最多的一款步枪。有几组数据,从中应该不难看出一些问题。其一,全国各地兵工厂内迁到重庆重组后生产走上正轨的1942年,全国三家生产步枪的兵工厂,即一厂、二十一厂、四十一厂,总的步枪生产量为59200支,而汉阳造在其中所占即达46600支。
汉阳兵工厂制枪厂在迁来重庆之前,也就是从1894年至1938年这44年之间,共计出品汉阳造876316支,迁来重庆并入二十一兵工厂后,从1939年到1944年不到5年的时间,共计出品207164支,而一直到1944年之前,该厂中正式的生产纪录还是零。
在1944年之前,仅二十一兵工厂制枪厂一个厂的纪录,汉阳造的全部出品是108万支,而包括原来的十一厂、后来的一厂、四十一厂等加起来计算,中正式的生产纪录也仅有206210支。
大概许多人认为,汉阳造的风光是在清末民初,实则不然,不尽然。不错,敲响封建的清王朝丧钟的第一声枪响,是汉阳造;民初军阀混战中大显身手的,是汉阳造;北伐战场上双方用的最多的,是汉阳造;国共十年内战中的双方用的最多的,也是汉阳造,但容易忽视而实在不应该忽视的,是在整个的全民族抗战期间,抗日军民手中用的最多的,还是汉阳造。诚然,用今天的眼光看它,是落后了,但它曾有过的风光我们不该忘记,它所创造的辉煌就更不该只因后来人的好恶而轻易抹去。
汉阳式步枪在民兵一直使用到了60年代。汉阳兵工厂现在的嫡传是湖北建设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属中国国家特大型企业。 汉阳兵工学校则变成了台湾中正理工学院化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