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强兵是洋务新政的主题,清政府在自主制造新式武器的同时,比较早地意识到海洋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创制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不仅为中国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军种,而且对中国政治边疆的扩展意义重大。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相继成军入列,极大改变了中国在远东,在世界的地位,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现代海军的建设,让清政府尝到了现代化的好处,渐渐地,洋务新政由先前一味强军强兵向求富转型,“寻求富强”渐渐具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
在求富主题下,洋务新政集中国家力量创办了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钢铁厂、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在这方面贡献巨大。应该说,这些主导型产业为后世中国打下了一个工业化的基础,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
这一批由国家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企业规范了后世中国经济地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大致框架。洋务新政的这个影响力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被严重低估。特别是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世界一体化的轨道,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远洋商船,中国不仅继续接纳世界各国来华贸易,而且可以自主航行世界各地进行贸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轮船招商局创办有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电报局,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我们今天如果稍带温情与敬意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应该为那一代寻梦者自豪、骄傲,中国人的智力不输于人,中国人的能力不让于人,西方国家能够做到的事情,中国也能做到。中国只是现代化盛宴的迟到者,并不拒绝这场盛宴。
洋务新政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除了军事的强大、物质的增长,清政府在引领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一致方面不遗余力。1862年,清政府开始在北京和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三十多所外国语言培训机构,这些同文馆、广方言馆,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对中国与世界交往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