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华夏春秋 > 正文 >

古代公务员只有“瓷饭碗”退休后生活无保障

2014-06-05 16:28:4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当下,公考高烧依旧持续,其中工作稳定、旱涝保收、铁饭碗是重要原因。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端的多是瓷饭碗,不信,我们不妨来穿越一下历史。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对违法...
Yry老兵苑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和现在的基层公务员的国家保障体制完全不同,他们既不占国家编制,又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Yry老兵苑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大概就三条: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那时也没有《公务员法》,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上无章可循。Yry老兵苑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比演员、儒生还体面些。有个故事也可说明这一点:满清时,有群差兵处决海盗,刀砍不动,只好拿锯子锯,整得惨不忍睹,一个农家少年路过,大骂他们是饭桶,差兵不服,叫少年来,少年手起刀落,麻利的砍掉一堆脑袋,差兵奖励少年许多金钱,还叫少年隔日去衙门报到;少年回家却挨了父亲一顿揍,原因就是父亲不愿儿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隶,可见其职业声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Yry老兵苑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Yry老兵苑

  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的地方官,离开官场或退休,马上成为“无任何特权、无退休工资、无医疗保险,还要腾退公房”,简称“三无一退”人员,至于那些基层公务员更不必说了。Yry老兵苑

  尽管古代官员和师爷、衙役们,在位时多会贪污受贿,大搞灰色收入,为自己准备后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确端的是“瓷饭碗”。形象地说,各级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仔,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是官员的打工仔,和现在给老板打工的白领、蓝领十分相似。Yry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