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明:确实如此,民进党前民代郭正亮就撰文《民进党对中政策回到原点》,指出“此处所提到的城市交流或智库交流并无新意,都是行之有年的既有模式。例如民进党县市长推动城市交流,早已络绎于途,包括促销水果、促销观光、城市比赛等等。2013年8月10日高雄市长陈菊还在天津会见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显见两岸交流只要不涉及统独矛盾,大陆并不排斥与民进党县市长接触。”
孙立极:事实上,对于台湾两大政党之一的民进党,大陆方面也十分关注其两岸政策的走向。这样一份“检讨纪要”,相信各方都比较失望。国台办发言人次日即表示,民进党一直声称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寻求建立与大陆正常交流的基础,但这份所谓的“检讨纪要”显然与此背道而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先才撰文指出,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没有实质性突破,还是在原地踏步,虚晃一枪。上海台湾研究所的倪永杰则对媒体表示,民进党最后一里路就是从“冻独”到“废独”,舍此别无他途。本来通过“冻独”算是一次机会之窗,但民进党当政者放弃了。
吴亚明:即便是民进党内部,对这份纪要也有不满者。据台湾媒体透露,在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被外界称为“两个太阳”的党主席苏贞昌和前主席蔡英文,以及民进党内各派系代表均到场。各方意见不一,争论不休,一度气氛僵持。次日,被外界称为挑战苏贞昌的谢长廷还召开记者会,披露“大家对这份报告的通过都有意见”。他批评,“检讨纪要”没有亮点,反而让人觉得回避、暴露了弱点。谢长廷更透露,民进党内曾做过一份不公开民调,显示民进党两岸政策民意满意度为27%,而国民党则有35%。他认为,民进党民意满意度低的主因就是两岸政策不明确。
孙立极:提出“宪法各表”的谢长廷算是民进党内的交流派,看起来,这次是民进党内交流派与保守派的一次角力。如何评价胜负呢?
吴亚明:输赢结果恐怕很难断言。不过,最近,苏贞昌突然抛出了要对中国政策举办大辩论的想法。此提议获得蔡英文的积极响应,党内各派系也纷纷表示支持。中评社发表社论认为,“苏贞昌此举显然是为了翻转颓势”。社论肯定,苏贞昌“纵使不脱权力运作谋略与为5月党魁选举考量,就两岸关系大局来看,总是一项值得肯定的发展”。只是不知道经过大半年的期待后,外界还有多少耐性等待看到“两个太阳”的正式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