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久居美国的孙科早就有回台的愿望,尽管他在美国以读书打发时光,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始终关注台湾政局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他曾几次想返回台湾,然而台湾当局的冷淡令他望而却步。因此,他一直和台湾故友保持密切联系,希望有朝一日回到台湾,重温昔日在政坛上的风采。
孙科向台湾当局表白返台心愿不久,即1962年“双十节”前夕,广东中山籍的“立委”刘崇龄以“老院长(指孙科)”为题,向“行政院”提出质询:“哲生先生功在国家,过去曾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副主席和行政院、立法院的院长,最近孙先生言词之间,也怀念台湾的老朋友,同时表露出有思乡之感。”
刘崇龄要求政府能主动邀请孙科回台看看,而回答这位中山籍立法委质询的,也是一位中山籍的“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他代表“院长”陈诚以坚决的语气表示:“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先生回来,而且在筹备中的第三次阳明山会谈,哲生先生也列入优先邀请的名单中。”刘崇龄这个试探气球放得恰如其分,为孙科回台预作了铺路工作。梁寒操等一些粤籍国民党要人、孙科先前的僚属相继转告在美国的孙科,现在时机已渐成熟,可以回到台湾来了。
围绕选择何种适当的时机让孙科名正言顺地返台,双方最后约定在台湾各界庆祝孙中山百岁诞辰纪念时,以大会名义邀请孙科返台。
1964年4月,孙科在检查身体时发现血压偏高,小便有血球,因担心是膀胱癌,入院手术三星期出院,又调养了三个月,方完全恢复。孙科在《八十述略》中把返台时间说成纯属由于他的健康状况决定的,显然是在掩饰自己返台过程中他与台湾当局达成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