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代行总统职务的议长图尔奇诺夫早前同潘基文在电话中提议,乌方同联合国维和部队一起在乌东部地区展开行动。俄外长拉夫罗夫对此表示,乌克兰邀请联合国维和部队参加乌对抗行动的建议“完全不可接受”。
支持乌克兰实行联邦制的民众集会从3月开始在乌东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举行,抗议活动后扩展到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的几个城市。乌克兰政府宣布动用军队,启动大规模特别行动。当地时间15日,乌克兰强力部门工作人员将“联邦化”支持者从克拉马托尔斯克机场赶出,占领了机场。各方数据显示,乌方强攻机场导致4名至11名自卫队成员死亡,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的话称,有一名乌军人受伤。
在利比里亚看中国维和军人:修路经得起雨季考验
我首赴利比里亚防暴队紧张训练 队员有真功夫
在利比里亚第三大城市绥德鲁,2003年以来先后驻扎过8个国家的维和部队。聊起对各国维和军人的印象,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阶层,都能饶有兴趣地谈上几句,中国维和军人给他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克努森是驻绥德鲁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营区旁一所小学的校长,2004年10月搬到这里,成为工兵分队的邻居。克努森说,他搬来的时候,周围只有2户人家,可现在已经超过100户。刚搬来那会儿,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军人的善良朴实,热情友好。中国维和部队不仅能够出色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任务,而且乐于与当地人互动与交流,他的学校就接受过中国维和部队很多帮助。
艾伯特是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B3战区后勤基地的一名运输官,主要负责B3战区运输任务的保障与协调,我工兵分队的车辆核查就归他管。提起我工兵分队,“Well-trained(训练有素)”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他说,中国维和部队来了之后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并且很敬业,中国工兵修过的路,平整硬实,雨季也经得起考验。
绥德鲁所属的大吉德州州长彼得,曾经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2年前当上了州长。他的家就坐落在我工兵分队营区正门的斜对面。彼得对中国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办公室,家具摆设布置很有“中国特色”,在评价中国维和部队时,他还能说出几个简单的中文词组。
“Hardworking(辛勤工作)”“Disciplined(纪律严明)”“Cooperative(容易合作)”,是联利团和当地政府官员对中国军人最多的评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次遇到外国友人,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维和军人。
维和训练中巴国士兵杀气腾腾
据报道,驻守在利比里亚的乌克兰和巴基斯坦维和部队进行了联合训练。双方出动了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荷枪实弹,组成混合部队一起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