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天地 > 中国军情 > 正文 >

中国军官向外军讨教 对方回应“只有上帝知道”

2014-06-07 20:17:2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作为我军第一支舰载直升机团,该团官兵以“敢飞惊天第一着、争做大洋开天人”的气概,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外联合演习、远洋救援护航等200多项重大任务,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20多项第一...

  夜间行进间着舰,一直是舰载机训练的难题,技术要求极高,飞机下滑进入甲板的方位、速度和高度务必准确,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到舰上的建筑物,甚至滑出甲板掉进大海。

  一次,在与外军联演时,团领导向一名外军机长讨教夜间行进间着舰的经验,对方耸耸肩说:“无可奉告,只有上帝知道。”

  任务机组立下军令状,把晚上当白天训,一天当两天练,先后解决了30多个飞行技术难题,一步步将该型机的护航之路由“天堑”变成“通途”。2010年1月22日晚,我舰载直升机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

  如今,该团作战编组对拥有着舰平台的海军所有型号的舰艇,全部具备昼夜行进间着舰能力。

  闯禁区、试锋芒,全团官兵一步一个脚印:下半夜远海机动、大型直升机跨昼夜海上行进间着舰等高难课目纳入常态化训练内容;主动与新型战机、舰艇和潜艇进行协同突击训练;自设复杂电磁环境锤炼部队作战硬功,演练干扰与反干扰战法……凡是作战需要的、大纲规定的,不管难度有多大、风险有多高,他们都坚持以实战牵引进行训练。

  过去一名新飞行员要10多年时间才能担任任务机长单独执行任务。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全团官兵解放思想、集智攻关,摸索出“战训分层法,指标训练法”等缩短培训周期的新方法,实现了任务机长由“14年磨一剑”到“4年磨一剑”的跨越。

  敢为人先、勇闯禁区。近3年来,该团在圆满完成年度训练指标任务的同时,一批着眼提升实战能力的创新成果“破土而出”,反潜机与水面舰艇协同反潜、护航反潜、超视距引导攻击等数十种战法成果显威演兵场。

  仗剑——逐梦深蓝扬威名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亚丁湾、比斯开湾、加勒比海……一张标注该团数十项重大任务航线的世界地图,让记者对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漫漫征程一目了然。

  逐梦深蓝,舰载雄鹰随远程的战舰,一次次突破飞行极限,在广阔大洋展翅高飞——

  2009年8月6日,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载直升机组突然接到命令:航行在曼德海峡的我国商船“振华25号”遭遇疑似海盗船只,请火速支援。直升机机长刘进坤第一个冲进驾驶室,直飞曼德海峡,指挥特战队员在海盗船只前方连续发射信号弹和震爆弹进行威慑,并在海盗船只和商船之间低空盘旋,逼迫其远离。

  2012年7月17日,中国海军第十二批护航编队接到上级命令:深入索马里境内,接护被劫持19个多月的台湾籍“旭富一号”船员。夜色中,该团直升机组经过简单协同,果断利用海水涨退间隙,在约10米宽的潮湿沙滩上,采取半米悬停、右轮软接地方式,先后飞行6个架次,安全救援26名中外被劫船员。该直升机组创造了海军护航史上8项第一,受到了总部、海军的通电表彰和记功奖励。

  2013年4月17日,在执行第十四批护航任务期间,一架直升机发动机出现故障。如果后送维修,编队行动将大受影响。地勤保障组组长任稳柱立下军令状:在舰上进行发动机更换!风浪中,舰船来回摇晃,官兵用血肉之躯充当“稳定器”,46个小时里先后完成了250多个接口的“无缝对接”,并一次性启动成功,写下了又一段舰载机亮剑大洋的传奇。

  在海军已执行的16个批次护航任务中,该团9次随舰出征,创造了直升机出动强度最大、前出距离最远、一次出动时间最长、驻舰时间最长等40多项纪录,7人荣立二等功,17人被表彰为“护航尖兵”。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