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东京及其他地方的军事专家一直认为北京正在掌握大量太空技术,一旦发生冲突,它就可以进行部署。这些假设在2007年得到了验证,当时中国使用地面导弹击落了一颗报废的气象卫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2013年五角大楼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正在建造一套可使敌方卫星瘫痪的系统。报告称,2013年5月,中国以民用研究任务的名义,发射了一枚导弹。西方卫星收集的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导弹在轨道上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的事实表明,这枚导弹本质上主要是攻击性的。
然而,中国太空军事化背后的紧迫性据信是源自于对落后于美国及不久将面临日本及其他大国加强太空防御系统的担忧。
从神舟系列到长征系列,从海洋一号到海洋二号,从国内卫星发射到国际商业发射,中国在太空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这意味着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专家预测,未来15_20年内,在载人航天和探月计划的带动下,随着未来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和新航天发射基地投入使用,中国的太空活动将更加频繁。
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刊物的分析人士说,中国人谈到了“制太空权”。这将对美国战争机器的效力带来潜在的严重影响,因为美军日益依赖通过太空传递的实时信息。
中国曾表示,决心在太空和军事领域开发自己的技术和标准。从战略上讲,这当然是行得通的。这引发了一连串跟中国“和平崛起”有关的问题。
今后数年,中国将在建造空间站方面迈出第一大步。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及2008年太空行走之后,这将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跟3月早些时候中国首艘航母海试一样,预计届时会有大量文章分析探讨,这如何预示着美国的逐渐衰落和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
当一个大国能够成功地聚集起相应的军事技术力量并能高瞻远瞩的选定战略方向之后,通过持续不懈地进行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对抗、在经历过一段错综复杂的战争与和平相互交替的时期后,就会创建出横跨一个时代的霸权。
从中国决定启动神舟项目以来,美国就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其进行监控,甚至不准美国公司用中国火箭发射卫星(尽管价格便宜),防止中国偷取技术,用于航天科技发展。在神舟发射前,美国军方、鹰派人士认为是挑战美国,引发太空军事竞赛。而传媒认为中国在航天技术上已领先欧洲和日本,十年后超越俄国,对世界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