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首先发难
其实,最先揭露NMD导弹防御系统老底的并不是波斯托尔,他只不过扮演了一个“扩音器”的角色罢了。最先指出导弹防御系统试验报告中存在重大缺陷的是资深物理学家尼娜·施瓦茨,她是一位以色列移民,计算机图形分析和模式识别专家。1995年,TRW公司聘请施瓦茨开发“外大气层截杀器”的软件,施瓦茨的任务是测试和评估“截杀器”软件的算法,“截杀器”是用来拦截来犯导弹弹头并且识别其真假的软件。这种目标识别技术是反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核心。一旦这个技术难关被攻克,也就是说一枚飞驰的子弹果真可以迎头拦截一枚敌方射来的子弹,那么反弹道导弹“盾牌”就可以切切实实地保护美国免予外来导弹的袭击。反之,如果目标识别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话,那么耗资数百亿元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过是个劳民伤财的“银样蜡枪头”而已。可是,根据施瓦茨一次又一次在电脑中的模拟实验来看,TRW计划根本无力识别敌方弹头的真假。施瓦茨的这一发现自然让她的老板不甚满意,1996年,她终于被TRW公司找个借口解雇。被“扫地出门”的她郁愤难平,一纸诉状将其雇主告上了洛杉矶地区法庭,指控TRW欺骗美国政府。她认为,TRW公司为了与其它公司竞争承包合同,编造了反导弹系统的飞行测试数据,以掩盖该系统在辨别真假导弹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此案惊动了美国司法部,他们责令“国防犯罪调查机构”对施瓦茨的指控展开调查,以便决定是否对此案进行干预。“国防犯罪调查机构”的萨姆·里德负责此项工作,他的专案小组走访了包括施瓦茨在内的数名专家,这其中还有一名是曾经在TRW与施瓦茨一起开发了目标识别系统软件的高工罗伊·丹其克。最后,里德得出结论说,施瓦茨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很有价值”。随后,他亲笔写信给“弹道导弹防御组织”说,“TRW目标识别程序根本不起作用。”
与里德调查此案的同时,TRW公司也进行了他们耗资达1亿美元的首次试验。这项试验是为测试TRW识别程序是否能够从一大堆弹头中识别出真正的弹头。1997年6月,一枚“外大气层截杀器”从太平洋发射升空,并没有如预期中的那样拦截了一枚20分钟前从加州发射的模拟的来袭弹头。两者仅仅是“擦肩而过”。
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TRW公司都一致对外宣称,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当里德让施瓦茨、丹其克还有别的一些专家对试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丹其克对前去采访的《技术评论》的记者说,TRW的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大量地篡改”,以便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