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早前因购岛而引发中日关系面临崩溃的原东京知事,现已加入日本维新会的石原慎太郎更是放言,“一直以来,日本是在被支那(中国)轻视以及如‘小妾’般看美国脸色中走过来的。如果无法把日本重塑成更美更强大的国家,我死不瞑目。”其甚至提到日本应该发展核武器等“骇人”言论。虽说这些言论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气候,但它对于坚持“睦邻友好、以邻为亲”中国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引发四邻不安,更让国内陷入舆论的漩涡。
从历史角度来看,日本之所以敢于继续冲撞中日关系,不惜让中日邦交40年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无非是他们觉得与美国在1951年缔结的《旧金山条约》、《日美安保条约》可以对他们产生庇护,这才有恃无恐。我们知道《旧金山条约》签定后,日美关系变得亲密和睦,在战后走向繁荣。但这一繁荣,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带来的经济日益繁荣的冲撞,特别是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集之后,日本的优越感消失,失落感也随之加重。再加上美国放弃过去的中东政策,掉头亚太,让一些右翼势力似乎看到了“希望”,随即将清水搅浑,将中日关系蒙上盖头,装进麻袋后往死里打闷棍。
资源显示,并不被中国承认的《旧金山条约》,在谈判与签定过程中,包括钓鱼岛、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旧金山会议中都进行过探讨,但在二战中真正遭到最大伤害的中国(包括韩国),却并没有出席会议,而日本正是仰仗这些中国不承认的条约,在肆意篡改历史,最终掀起中日、韩日的岛屿之争。还有一点,在美日之间实践友谊并促成《旧金山条约》与《日美安保条约》草草签定,也与此间所爆发的朝韩战争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时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的盟友及轴心国家却发动了朝鲜发动战争。这场战争中国也参战了,敌人是美国。由此《旧金山条约》谈判与签定过程不仅避开了二战话题,更绝口不提中韩两国所遭受的损害。即使在慰安妇、731部队等问题在东京审判中也未提及。当然,钓鱼岛问题也是这样,未能参加旧金山会议的中国当时就主张岛屿主权,但美国却置之不理。明眼人都知道,当时美日签定《旧金山条约》与《日美安保条约》目的并不是为保障日本的安全,而是为维持美军在前方展开行动的军事据点。正是由于这些据点的存在,才使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柬埔寨空袭及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