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毛泽东被推选为国民党“二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11月23日,林森、张继等人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史称西山会议。会议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提案,并解除谭平山、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人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的职务。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针锋相对,11月27日,由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等十人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等五人通电全国各级党部,指出在北京西山召开的是非法会议。同一天,毛泽东出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各部部长第123次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毛泽东起草中央通告,这就是《中国国民党之反奉战争宣传大纲》。现在台湾的国民党党史馆仍然保留着毛泽东当年亲笔起草的文件。
此前的1924年5月3日,蒋介石被正式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10月,以英国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伯为首的广州商团发动叛乱,蒋介石亲率黄埔学生军迅速平叛。次年2月16日,黄埔学生军东征讨伐陈炯明,取得淡水大捷。一时间,蒋介石声名鹊起,俨然是国民党内罕有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云谲波诡,暗潮涌动。 8月20日,廖仲恺被暗杀。国民党中央任命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组成特别委员会,负责调查廖仲恺遇刺案。蒋介石由此进入国民党的决策中心。
在处理廖案的过程中,蒋介石与汪精卫联手放逐了国民党元老胡汉民。 8月26日,根据蒋介石的建议,正式组建国民革命军,他兼任第1军军长。不久,他又逼走了许崇智。 9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他为东征军总司今。
短短一年多,由黄埔军校校长、参谋长到军长、总司令,蒋介石扶摇直上,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个遭到通缉
另一个高踞权力之巅
1926年1月1日至9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出席了这次会议。毛泽东作宣传报告,蒋介石作军事报告。
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当选的36名中央执行委员中,蒋介石位居汪精卫之后,名列第二。在当选的24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毛泽东也名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