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回湖南筹备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的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1923年10月初,国民党湖南总支部成立。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会议。他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会后,毛泽东被派到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当时的上海执行部管辖范围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胡汉民、叶楚伧、汪精卫为执行部常务委员;邵元冲任文书科主任,邵未到任前,由毛泽东代理;胡汉民任组织部长,毛泽东任秘书。
与毛泽东相比,蒋介石在年龄上长6岁,1908年便加入同盟会,一直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可谓老资格的国民党员了。最初,他是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 1923年7月,他得知孙中山将组团赴俄考察,急性子的他,立即给大元帅府秘书长杨庶堪写信:“如不允我赴俄,则弟只有消极独善,以求自全。”态度之坚决,意气之偏挟,已溢于文字间。 9月2日,蒋介石率团在苏联考察了三个月,深受鼓舞与启发,准备回国后,“仿效俄国共产党的办法”,大干一番,组织一支 “有主义有精神之军队”。
蒋介石在苏联考察时,国民党“一大”正在筹备中,自己竟未与闻其事,这让他接受不了。 12月15日,他回到上海,匆匆地给孙中山递了份 “游俄报告书”,就撂挑子回到溪门老家。国民党“一大”召开在即,蒋介石却连代表也不是,愤愤不平的他给孙中山去信说:“先生今日之于中正,其果深信乎?抑未深信乎? ”
国民党“一大”后,毛泽东身兼多个要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文书科主任。蒋介石却赋闲在家,郁闷而纠结。
一个是代理部长
另一个是东征军总司令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回到韶山。 7月,在他的领导下,韶山成立国民党第七区党部。 8月,他因领导韶山农民开展 “平粜阻禁”谷米的斗争,与湘潭县团防局长成胥生发生冲突。团防局派兵逮捕毛泽东,他脱险离开湖南,于9月到达广州。
当时,孙中山已经去世。汪精卫担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政务繁杂。他于10月5日向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推荐毛泽东代理宣传部长。
常务会议当即通过,毛泽东于当日到部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