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民间保钓的开始:70年代台湾保钓风起云涌

2014-06-05 16:36:01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保卫钓鱼台”的口号最早由1970年一群在美国留学的台湾学生提出来的,其中大多数人都是理工科学生。40年后,本刊记者专程前往台北,采访了当时5位重要见证人。关于台湾保钓运动的初衷,还是让他们亲自讲述吧。

对刘源俊的采访约在了东吴大学。这所大学位于山清水秀的外双溪,距离台北“故宫”只有一站地。刘教授自1996年起担任东吴大学校长,做了8年后退下来,仍然在物理系教书。采访约在周五的下午,他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匆匆赶回办公室和我见面。也许是因为说了一天话的缘故,采访一开始他的声音很轻,嗓子有点哑,但越说声音越大,语速也越快。Cwz老兵苑

刘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保钓做实事,他在担任东吴大学校长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委托东吴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关于钓鱼岛历史、地理和法律的研究论文集。Cwz老兵苑

对王晓波的采访约在了台北忠孝东路的一座大楼内,那天晚上正好是“中国统一联盟”开例会的时间,会议室里聚集了十几位致力于中国统一的学者,大家看到一位来自大陆的记者都很激动,鼓掌欢迎。王晓波身体微胖,讲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今年67岁了,但还没退休,依然在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任教。Cwz老兵苑

对胡卜凯的采访约在了中正纪念堂旁边的台湾“国家剧院”,那天刘源俊也在,他们几位在剧院底楼的一间餐馆设宴欢迎一位从美国回来探亲的老同学,吃完饭后胡先生在旁边一间咖啡厅单独接受了我的采访。胡先生身着西装,留着好看的胡子,很有学者风度。他1993年从美国回到台湾地区,在西门子公司台北分公司上班,直到2001年退休。他至今仍喜欢写作,之所以这么早退休,就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Cwz老兵苑

最难约的人是林孝信,他平时住在台南,幸好在我离开台湾的前一天来台北公干,与我约在台湾“国立科学教育馆”见面。那天在科教馆有个科普活动,台湾科普界几乎所有有名的人都到场了。显然大家都非常尊重这位前辈,林先生也一直在滔滔不绝地向同行们提各种建议,态度热切而又诚恳。Cwz老兵苑

林先生年轻的时候就以精力充沛而闻名,那时朋友们都叫他“和尚”,因为他像个苦行僧,很少吃东西却又干劲十足。如今林先生已经66岁了,依然很瘦,留着一头很久没有打理的白发,活像一个亚洲版的爱因斯坦。他目前的正式身份是台北一家学校的老师,那段时间正和几个朋友筹划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科学月刊》诞生40周年。这本月刊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做到现在,一期都没有落下,可算是台湾科普界的一个奇迹。林先生送给我一本试刊号、一本创刊号,这是我此次台湾之行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Cwz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