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山上种植有6000多颗杏扁树和1万5千多株油枣树,石俊说,杏扁树苗是自己培育的,油枣树也是自己嫁接的,虽然成本不高,但是下的心血不是一般的大。每株杏扁都是一个坑一个坑刨出来,然后放入幼苗,还要定时浇水,当时山上没有水源,他为此向各个部门汇报情况,在他的努力下,山上终于有了水井和水管道。
石俊说,这座荒山就是他十几年来的心血,看着曾经的荒山在春天开出满山的杏花,一株株盛开在山野间,内心特别激动,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怀来县土木镇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晨告诉记者,石俊开辟荒山种植经济林的做法不仅使环境得到改善,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在石俊的带动下,石河村的百姓也渐渐承包起周围的荒山,目前已有20多户村民加入到开荒种树的队伍中来,村民们自行绿化荒山,加之近年来的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工程等造林政策,使得如今全村的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数量太多了,自己年纪大了就忙不过来了。”石俊说,从去年开始就感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过去老伴和孩子都帮自己一些,去年孩子开了养鸡场,也没时间和他一起搞种植了,300多亩的山上种植,两万多颗林木的管理,让年过古稀的石俊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石俊告诉记者,农村人手紧缺,人们都在种植自家的经济林,看着满山果树荒废,自己非常不舍,现在就是希望能有人承包起自己的这块土地,他说,守山比开山还要难,现在维护成了他目前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