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人物动态 > 正文 >

郑也夫:一直在愤怒

2014-06-07 10:56:24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三月初的北京,午后雾霾里的日光有些惨淡。身着土黄色棉服的郑也夫,推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缓缓走了过来。拍照时,他整个人看上去都很平静,眼神和表情都落在那里...

  三月初的北京,午后雾霾里的日光有些惨淡。身着土黄色棉服的郑也夫,推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缓缓走了过来。拍照时,他整个人看上去都很平静,眼神和表情都落在那里,自行定格,许久不挪移。

  但这样的状况没持续多久。当摄影师稍许建议加个动作时,平静旋即被打破,他几乎本能式回应:不,那就是表演了。呵,这才是那个“呛着来”的老愤青郑也夫。

  其实,他答应拍摄已是不易。惯常他必定推三阻四,很多摄影记者在请求他换个姿势,配合拍照时,都会遭到他的回绝:我就这样坐着,边聊边拍,我不表演。

  在拍摄间隙,他瞬间就恢复了一个社会学家的职业敏感,侃侃而谈:我对中国人拍照的一些做法看不惯。就像所谓的“靠一靠”,所有人没有间距地,贴在一起,同用一个动作,一副表情,这是集体主义对人的一种损伤。

  “你看民国时期的很多照片,他们的集体照,相互之间就有妥当距离,而且表情各异。”他还对拍照表情看不惯:中国人的表情太嬉皮笑脸了,带着谄媚和取悦,不像非洲人,他们的表情像动物,非常肃穆,你看那些非洲木雕上的表情。—非洲木雕是他唯一要烧点钱的爱好。

郑也夫:一直在愤怒
郑也夫

  像个拆庙的

  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有一次对他慨叹:你好作品怎么这么多?但随之,就替他做了总结:我明白了,因为你没有项目。

  2013年,一向自诩“超龄愤青”的郑也夫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任上退休了。这是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从2004年2月调入到退休,将近十年。回顾他的工作履历,可谓“劣迹斑斑”:从1968年奔赴北大荒插队,他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大多单位都呆不到四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戏谑他“吃遍北京”,他则郑重声明,自己是一路像盲流一样逃窜,多年来没拿过一分钱的科研经费,也没申请过一分钱的课题基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