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世纪末,空军的绝大数装备还是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米格-19和米格-21研发的战机。1999年,中国的第四代战机不足100架,且没有精确制导弹药。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众多达到世界二流军用航空国家制造水平的航空系统和平台。因此,未来有望提升自己在全球军用飞机出口市场的地位。目前,中国军用飞机出口的用户主要局限于巴基斯坦和非洲,未来将可能扩展到南美洲、中亚和东南亚。中国将能利用低成本优势,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进行有力竞争。
在造船能力分析方面,相关研究认为,中国未来五年内将能够自主建造蓝水海军所需要的所有平台、装备和子系统。中国在建造吨位等方面已经超过西欧、韩国和日本。在技术水平上,将会在2020年达到俄罗斯的水平,在2030年接近美国的水平。中国越来越多的使用模块化量产技术建造军舰,这加快了造价速度和质量。中国总共有七家造船厂拥有足够组装航母的能力,而最后可能承担建造航母任务的分别是位于葫芦岛的渤海船舶重工,位于上海的长兴岛造船厂和大连的大连造船厂。
在军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中国主要是依靠军民融合来获得更多先进技术。中国的民用电子信息技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容易获得较多的外国先进技术,也就意味着军工产业可以借此获得更多先进技术。同时也通过促进民用研发,国家研发拨款和法律法规支持等多管齐下,保证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