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首飞会为中国带来五大潜在改变
目前,中国将领及决策者已经亲身体会到了国产远程运输机的效力。2011年2月底,中国空军出动伊尔-76运输机,在卡扎菲政权垮台后,成功地疏散了身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这场成功的疏散行动促使中国空军人员更急切地想要采购大型、喷气动力运输机,从而促进自身的力量投射。中国空军偏爱国产飞机的战略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
第一,运-20很可能会帮助中国构建与其渐增国际利益相称的可靠远程军事空运与力量投射能力。目前,中国借由远程军事飞机运输大型车辆和其他硬件能力还很有限。从短期来看,解放军已经拥有了借助商用机进行远距离运输的可能。不过,对于执行保护并疏散国外因冲突而受困的中国公民这类更高强度的任务而言,中国或许需要出动装甲车辆。而装甲车辆太大,无法装载到缺少装载台的商用飞机上,这就需要中国研制一款特定的军用运输机。
在承载能力方面,运-20需要具备“合适”的尺寸及负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据俄罗斯消息人士透露,运-20于2010年接受了再设计,以便能够运送解放军最重的装甲车——58吨重的99A2型主战坦克。根据可获得发动机的功率,这可能要求运-20具备同伊尔-76 MF(有效负载为60吨)一样的承载能力,或者要求运-20的承载能力处于伊尔-76 MF和C-17“环球霸王”(最大负载为77.5吨)之间。如果运-20能够达到相似的性能水平,那么它或许能够在装载轻型装甲车、直升机以及其他军事资产的情况下,从中国西部机场直达东非。
第二,运-20能够提供一款多功能飞机。伊尔-76所能执行的任何任务(如加油、空中预警),都可能会由运-20来履行。用国产机取代俄制机,这对北京而言既值得自豪,同时又具备战略效用——有助于减少解放军对扮演重要角色的俄罗斯硬件的依赖。
运-20可能会成为一种宽敞的空中加油机的基础,适用于为大型歼-11系列战斗机、歼-20战机、歼-10等其他较小战术飞机以及最终的歼-31战机加油。而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负责建造解放军现有H-6U加油机的事实则表明,该集团可能会利用自身已具备的诸多能力,以运-20为基础研制出一款加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