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这可能会使解放军能够开展大规模、中远程空袭/伞降插入行动。这种能力可能会增强中国空军第15空降军三个空降师及相关部队开展各种行动的能力,从国内的灾难救援、维护内部稳定,到军事行动期间的增兵。其中,执行灾难救援等国内非军事任务时,可能要求军队具备驾驶短距起飞/从土跑道上起飞,并降落在受地震影响区域的能力,而且这种飞机还要能够携带大量救援物资以及移动水处理设备等重型设备。
运-20原型机飞行测试的圆满成功会使中国向加入“航天精英俱乐部”(即有能力自主生产洲际重 型运输机的国家)进一步迈近。然而,这次实验也将再一次暴露中国国内航空工业能力仍然存在的 不足,突出当一个国家必须进口发动机(即飞机的心脏)时所产生的战略性缺陷。一款飞机最具挑战性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它的机翼、冶金术/复合材料与发动机。鉴于机翼生产依然是关键领域之一 ,顶级制造商(如波音)极少将其外包,所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仍然保持着与乌克兰航空巨头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合作,至少在研制ARJ-21机翼方面继续获得乌克兰的帮助。另外,冶金也是一门 精密科学——苏联在这上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中国与该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似乎仍不完善。最后 ,航空发动机仍然是中国飞机制造业最大的弱点。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表示:“运-20项目与其它飞机项目一样,也面对着同样的难题——发动机。不过,如果我们能克服这个难题 ,解放军将军事力量投射到战场上的能力,或者将救援物资运送到灾区的能力必然会显著增强。”
然而,不管目前中国存在什么样的弱点,该国的航空工业仍处于迅速发展状态。运-20的试飞将再 次肯定中国作为飞机制造者渐增的勇气,并且无疑会进一步激励北京,确保中国的航空业制造者拥 有发展国产大型飞机发动机所需的资源。运-20的研发将使中国即将具备制造诸多各类型大型运输 机和加油机的能力,并且使用这些飞机实现多种军事目标,比如增加兵力投射能力。最后,中国会希望使用其国产发动机为其飞机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