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立体防卫圈
实际上,中国海监飞机参加巡航之后,可以有力提高海洋维权的效力。在过去,尽管日本P-3C巡逻机的身影时常在钓鱼岛出现,但鉴于钓鱼岛为高度敏感区,中国飞机一直没有飞往这片空域。这显示了中国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的克制力。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将军对《世界新闻报》分析,中国已经正式宣布了钓鱼岛的领海基线,那么中方就应该以领海基线为基点往前推12海里,这片海域就是中国领海,其垂直上空就是中国的领空,“我们既然已经宣布了钓鱼岛的领海领空,那么这一区域就应该享有正常的领海领空法律权益”。
罗援建议,中方在钓鱼岛斗争中的立体防卫体系应形成一个“三线梯次”配置。第一线是渔船和渔民。他们一方面进行正常的渔业作业,同时也是在宣示主权;二线就为执法团队,包括渔政船和海监船;三线就是海军和空军。这三线应该互为依托,互相支援,形成整体的防卫体系。与此相对应,在空中也要划出三个区域,即空中识别区、空中警告区和领空防卫区。在这三个区域内,都要行使中方正当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领空防卫区内,一旦有外敌入侵,在外交警告和军事示警无效的情况下,中方就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