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历史瞬间 > 正文 >

邓小平出门必带的两本书是哪两本?

2015-03-13 20:11:47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自己的寻书故事:走30里地,去向另一位知青借《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  在资源匮乏的年

  毛泽东的一生读书未断,甚至在战争年代,乃至极其艰苦的长征岁月里,都没有过间断。

  在中央苏区时,萧劲光收集到《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几次轻装,都没有舍得丢掉,一直背到延安。一次,贺子珍到萧劲光家串门,看到萧劲光保存着几本军事书籍,回去告诉了毛泽东。第二天,毛泽东就踱着方步,走到萧劲光的窑洞,神秘地说,“听说你这里藏了‘宝贝’,给我看看怎么样?”当萧劲光知道毛泽东要借那两本书,有点不情愿。毛泽东说,借去看看,一定还你。萧劲光晚年回忆此事,风趣地说,当时实在小气,感到好笑。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毛泽东虽是党的领袖,但收集图书也极为不易,正如萧劲光所说,在边区能搞到像他保存的那些书,可谓“难于上青天”。1938年1月12日,毛泽东写信给艾思奇,诉说自己缺书的情形:“我没有《鲁迅全集》,只有几本零星的,遍寻都不见了。”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处境虽已逐渐好转,但毛泽东仍为找寻图书而忙。1943年12月20日,他写信给胡乔木:“请你就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不论是翻译的,写作的,搜集若干种给我。听说有位苏联作家写了一本猴子变人的小说……诸如此类,均请搜集。”可见毛泽东登门向萧劲光借书,自在情理之中。

  “为了看书,淋点雨、走点路根本不算什么”

  1960年8月的一天,一早就下着大雨,来北戴河图书室借书的人自然不多,图书管理员小王坐在空荡荡的图书室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