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群英论见 > 历史评论 > 正文 >

从温总理回忆录看毛泽东时代“卖表治病”

2014-06-05 17:21:20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温总在回忆录中说:“父母和我们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间不到 21 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另有说法是 9 平方米),每月的房租相当于一袋面粉钱,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 37 元。

  温总在回忆录中说:“父母和我们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间不到 21 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另有说法是 9 平方米),每月的房租相当于一袋面粉钱,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 37 元。我患过一次白喉,父亲把仅有的一块手表卖掉,买药给我打针。”

  这段回忆录显然是在展示温总幼年时的“苦难”生活,比起当下,许多人很可能觉得这段生活确实很“苦难”,但如果穿越到上世纪 50 年代,温总的生活其实很“幸福”。

  首先,全家安定了,不用像解放前那样四处逃难、朝不保夕。

  其次,即便生活拮据,但温总毕竟有饭吃,比起建国初期数以亿计的赤贫人口,温总幸福多了。

  再次,温总在回忆录中说:“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 37 元”,看完这句话,大家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到“ 37 ”上(注意是“ 37 ”而不是“ 27 ”),感觉 37 元的收入确实很微薄,但别忘了,还有“最低时”这 3 个字,这说明,作为一个老师,温总父亲的月薪至少是 37 元,许多时候比这更多。

  37 元是个什么概念,许多人并不清楚,可据我父亲回忆,改革开放后的 1980 年,他的月薪仅是 39 元。因此,前推 60 年, 37 元无疑是笔高收入,而这仅是温总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如果算上他母亲的收入,全家很可能衣食无忧。这说明,在毛泽东时代,教师还是很有地位的,至少收入不菲,否则温总父亲也不可能有手表戴。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戴手表的人凤毛麟角,绝非寻常之人。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