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号正式在黑海造船厂动工。鉴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建造和测试经验,经过复杂的计算,滑跃甲板由“库兹涅佐夫号”的12度改进为14度。1143.6型载机巡洋舰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时舰体主要结构已经完成。按苏联国防部最初的计划,“里加”号本应为1143.5型的2号舰。但苏联海军认为此时舰载电子设备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应当对原有设计进行改进。1986年6月,1143.6型改进计划获得批准,主要内容是改进雷达系统:以最新型“福鲁姆”对空警戒雷达取代“库兹涅佐夫”号的“火星—贸易风”相控阵雷达,同时1143.6型对其它电子设备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相比1143.5型各项改进累计超过150处。但正因为更新计划而使建造比预定工期拖延了9个月。
1990年7月,“里加”号正式更名为“瓦良格”号。到1991年11月,该舰的总体工程进度达到68%,由于苏联的解体,使1143.6型“瓦良格”号原定于1993年装备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计划成为了泡影。
乌克兰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黑海造船厂归属了乌克兰共和国。对于“瓦良格”号,最初乌克兰政府希望俄罗斯能全价购买该舰,而俄罗斯只同意支付苏联政府时期未付的30%工程款。双方僵持不下,最终谈判破裂。
1995年乌克兰政府将“瓦良格”号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理。
苏联解体后,在分家时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瓦良格”号由今天的乌克兰共和国获得(在最初的几年之内名义上仍归属俄黑海舰队)。但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于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