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民经济也复醒,核潜艇研制才重新上马。但研制方案也作了重大的改变,即先建造攻击核潜艇,再建导弹核潜艇。1970年7月,第一艘汉级核潜艇反应炉起动试验成功后,导弹核潜艇随即在次月展开建造。当时在研制方案上争论很大,最终决定采两步方案,先在攻击核潜艇基础上研制导弹核潜艇,性能不要求太高;然后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再研制性能较好的第二艘。也就是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考虑“好”的问题。由于是在攻击核潜艇的基础上造导弹核潜艇,因此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潜射飞弹的水下发射和精确导航定位的技术。需要指出的是,苏联撕毁条约时没有提供潜射弹道飞弹,但G级常规导弹潜艇的技术资料和零部件已运到大陆。这对解决以上两项技术提供了很大方便。在导弹水下发射上,承担研制任务的舰艇研究院703研究所经过一系列试验,最后采用燃气动力结合冷发射的方案。从1972年展开试验,经历16年的努力,到1988年才完全掌握了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导航定位系统对导弹核潜艇极为重要,既要引导潜艇水下航行,又要保证潜射飞弹命中精度。经多年努力,最后研制出惯性导航,星光导航和卫星导航三结合的导航系统。1970年9月导弹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开工建造,1981年2月下水,1983年才交付海军。1985年第一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失败,1988年第二次发射才成功。前后耗费二十多个春秋研制出导弹核潜艇,使中国海军终于有了水下战略核力量。夏级导弹核潜艇也是单壳结构,水下排水量8,000吨,亦装有一座15,000匹轴马力的压水式核反应炉,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公尺,艇员140人。夏级装有12枚巨浪Ⅰ型潜射弹道飞弹,它是中国第一种固体地对地战略弹道飞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携带一个30万吨当量核弹头,最大射程约2,000公里。潜艇的自卫武器,为6具533公厘鱼雷发射管,使用鱼三型深水反潜鱼雷。艇上还装有一部平面搜索雷达和雷达告警系统,声纳系统则为一部中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