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军事社区 > 解密 > 正文 >

诸葛亮篡蜀称帝的十大阴谋(一)

2014-06-09 09:24:33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自刘备初见诸葛亮,如鱼得水时,诸葛亮已定下诸葛煮备之计,诸葛亮有三分天下之图,其意不为刘备三分天下,实图诸葛亮三分天下。攘平海内之志,亦不为刘汉复兴...

  刘备义弟关羽张飞,义子刘封,短期之内皆死,不能不令人惊呼。关羽张飞之子,年纪轻轻,猝然早逝之突然,使人惊疑。命耶?时耶?毒耶?

  蜀书第六关羽传:「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

  蜀书第六张飞传:「长子苞,早夭。」

  短期之内,刘备股肱尽失,高层成员不战而丧生之事频频发生,其无阴谋耶?可以认为,诸葛亮一桃杀三士:借敌除关羽,见死不救,此其一。借刘备盛怒六神无主之情,火上浇油诬陷刘封,除刘封,顺手牵羊,此其二。乘张飞仇外之心正切,防内之心正疏之际,暗杀张飞,除张飞,背后一枪,此其三。潜移默化,用慢性毒药杀死关羽张飞之子,此其四。至此,诸葛亮已经挖空刘备心腹,扫除刘备亲信。

  诸葛亮之谋,讲究从长计议,缓慢发展。此年蜀将多难,刘备最亲信之子弟幕僚皆死,朝中再无人可与诸葛亮争权夺宠,短期内扫除这么多的政治夙敌,非一日之计,实乃诸葛亮任重道远,经营多年的结果。整个计谋的过程慢长而缓慢,不易被人发觉,而事情的结果终于十分万全。这很符合诸葛亮的谋略性格。这是慢性阴谋。

  关羽张飞刘封孟达之流,对诸葛亮而言「终难制御」,扫除这些人,孔明自有连环计,诸葛亮尽量压制军事情报,尽量在刘备跟前说关羽的战斗形式一片大好,不需要援助。即便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也会以神机妙算的姿态对刘备说关羽会转危为安。对之不利军事情报一再掩饰,对重大败局面尽量淡化,尽量牵制刘备出兵救助关羽的时间,说服刘备待时而动,而使刘备坐蜀观望,失去营救关羽的时机。在诸葛亮天时之论的蛊惑下,大局为重的伪说下,刘备有了两场巨大的百感焦急的情绪,而这情绪则可用叹为观止来做最好的形容。在诸葛亮一再阻止刘备出兵的情况下,刘备望洋兴叹。

  刘备欲出兵援助关羽,诸葛亮说时机不到,刘备欲出兵为关羽张飞报仇,诸葛亮说时机不到。诸葛亮劝阻刘备出兵援助关羽,其情形可由诸葛亮劝阻刘备欲出兵为关羽张飞复仇之情形推而言之,诸葛亮都说时机不到,一再让刘备先等等。可以揣知,诸葛亮大讲经义,谬论天时,以静制动,以待权变。诸葛亮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冒昧出动,不如坐等。」

  刘备不通兵法,很容易被诸葛亮蒙蔽,因而坐蜀望羽,一等再等,今日不出兵,明日不出兵,以不出兵对待他人出兵,等到关羽快死了,诸葛亮说天时到了,可以出救兵了,刘备正要出兵,却闻飞马来报,关羽战死了,想出兵已经迟了。

  诸葛亮谏止刘备之语是我推说,并无史书记载,但诸葛亮之语,大概如其兄诸葛瑾所言,如下。

  吴书第七诸葛瑾传:「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