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丙吉这位救命恩人和道德君子,刘病已专门下诏给丞相说:“朕幼年卑微之时,御史大夫丙吉对朕有旧恩,功德无量。《诗》曰:‘亡德不报’。朕要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使节去丙家授封时,丙吉已经病重,不能起床下地。刘病已就让人把封印纽佩带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丙吉因为自己的善举、谦让和高尚的道德,不仅获得了皇帝的尊崇,也赢得了朝野的敬佩。
丙吉死后,朝廷追谥他为“定侯”。
长安人伍尊年轻的时候是监狱的小吏,看到了丙吉抚养刘病已的一幕。刘病已即位后,伍尊劝丙吉向皇帝上书请功,被丙吉谢绝。后来,刘病已的儿子汉元帝刘奭在位时,伍尊上书说:“先帝(刘病已)在时,臣曾上书向朝廷陈述我看到的一切。结果上书经过丙吉手中,丙吉谦让,删去了臣的言辞,都将功劳归于胡组、郭征卿。”汉元帝时期,朝野依然对丙吉的高尚行为大为称赞。
整个西汉王朝都非常尊崇丙家。丙吉的博阳侯是世袭的,丙吉的儿子丙显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丙显行为失措,曾经犯下大罪。朝廷看在丙吉的功劳上,对丙显的罪行免于追究。丙家子孙都世代继承侯位,直到王莽篡汉时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