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华夏春秋 > 正文 >

秦汉时期海疆的经略

2014-06-05 16:27:2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人物,制六he,振四海,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国统一的海疆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 据史书记载,黄帝已开始巡狩活动,曾东至于海……
qag老兵苑

  秦汉时代海军的规模已很大,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的船队有“千里”之长。西汉时曾派遣海军出海作战,出征的军人一次竟达数万人,战船达二千余艘12,这说明当时船舶制造已有了较大的规模。在秦汉时代以已具备了制造大型木帆船的能力。史书记载,汉代已能建造“楼船”,船“高十余丈,旌旗加其上,甚壮”13,自下而上有三层,第一层因为象庐舍,所以叫“庐”,第二层因为是叠加的一层,因而叫“飞庐”,也叫“飞”,第三层在最上面可以远眺四方,犹如鸟视,所以叫“雀室”14。为了使船舶能抵抗风浪,当时的船大多有隔舱板,采用加设横梁等技术,使船更加坚固,适于远航。1974年,曾在广州市发掘出秦汉时期的三座造船台,据测定,可以制造50吨至60吨的木帆船。秦汉时代船的规模不仅越造越大,而且类别也很多。在海战中,阵前冲击敌舰的船叫“先登”,以撞击为主要方式的叫“艨冲”,快速传递情报的船叫“赤马舟”,这类船通体漆成红色,行如飞奔之马15。这时的船已用多桨推进,大船已用20支桨,并有了船舱等设施。凭借比较先进的航海工具,秦汉时代已开辟了多条海内外航线,《吕氏春秋》记述,先秦已存在远航的活动:“夫流海者,行之旬月,见似人者而喜矣。及期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到汉时,北方航线自山东半岛和渤海湾西岸的港口出发,沿海岸线直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徐福到达日本大概走得就是这条航路,日本使者也通过这条航路到达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有的还得到汉王朝的册封。南方航线则自闽越通过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直抵缅甸、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当时国内的航线主要是长江口到黄河口的江、海、河联运通道。根据《潜夫论·浮侈篇》的记载:“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竞相仿效。伐之高山,引之穷谷,入海乘淮,逆河泝洛。工匠离刻,连累日月。会众而后动,多牛而后致。重且千斤,功将万夫,而东至辽东,西达敦煌,费力伤财于万里之地”。qag老兵苑

  秦汉时代的海洋采集捕捞业也十分发达。在汉代早期成书的《尔雅》中,记述了二十余种鱼的名称,其中海鱼有五六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各类鱼的名字七十余种,海鱼有一二十种。不少鱼类产自边远地区,如乐浪、邪头、貉国等地。贝类产自东莱、会稽郡。《三国志·东夷传》记载,朝鲜半岛,“其海出斑鱼皮”。qag老兵苑

  珍珠捕捞在汉代也是重要的产业。汉时,得到珍珠有两条途径,一是从海外如西方诸国或向东夷购买,一是在中国的南海一带捕捞。南海捕捞的地点是在合浦。《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孟尝作太守时,“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qag老兵苑

  总之,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海疆形成的时期。统一的海疆既是统一国家的产物,又是统一国家的象征。秦汉时代中央集权国家的海疆政策,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国力强盛,也反映了当时秦汉时期“中央王国”意识的形成和扩展自身文明的强烈愿望。这种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明的拓展,在当时的历史时代是蕴含了一定的进步意义的。这种文明的拓展促使周边地区迅速摆脱朦昧的原始状态,进入高一级的社会阶段,因而反映了一种进步的趋向。当然,这种扩展也有它暴力的一面,这当然是残酷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趋向看,这是当时先进生产力拓展不可避免的过程。qag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