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过20个国家参与了1999年空袭科索沃的作战行动。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发展。欧洲的国防支出正在大幅缩水(自从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已经下降了15%),而且目前还看不到停止的趋势。
美国的国防预算在“自动减支”生效后全面缩减,而中国的军费支出增速则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7%左右的增幅基本一致或更高一些,多数新兴大国都呈现这种趋势。
内部分歧也加剧了西方战略影响力的衰弱——即便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授权使用武力。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中,北约和欧盟均有二分之一的成员国拒绝以任何形式参与。而在支持行动的成员国中,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执行了作战飞行任务。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决定其实颇为适当,但它加剧了这些分歧的实际影响,因为此举加大了军事实力不断缩减的寥寥几个盟国的负担。分析师卡米尔•格兰德(Camille Grand)将由此产生的战略后果概括为“无实力者和不情愿者的联盟”。
叙利亚危机又给这种格局带来一种自己造成的“节外生枝”。西方的军事力量相对而言或许有所减弱,但巡航导弹等武器表明,美、英、法等国仍拥有无可比拟的实力。多数西方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志或许不强,但并不是普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