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在我国地理位置最高的青藏高原空军某机场,一架架高速歼击机似离弦之箭直刺苍穹,在万里长空进行竖“8”字高难特技训练……在塔台上镇定自若地指挥这次训练的,是我国第一位哈萨克族正师职飞行副参谋长卡德尔汗大校。
飞行师参谋长助理杜里洪•托乎提是从新疆阿克苏市第一中学招飞入伍并成长为我国第一代维吾尔族的“蓝天骄子”。1979年夏,在赴塔克拉玛干沙漠执行寻找营救科学家彭加木紧急任务的机组里便有他。21年后,他成了沉稳的师参谋长的助理,运输机一级飞行员,四种气象机长、教练员。
杨帆,来自湖南老区的土家族,虽说入伍时间不长,驾驶真正的高速歼击机升空仅两年时间,但他酷爱飞行事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飞行本领,以临危不惧排除空中险情而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蓝天雄鹰”。
畲族飞行员雷国土,入伍才3年。前年8月,新疆南疆的气温高达40 ,机场上地表温度在65 以上。雷国土此时正在这里接受团里某型歼击机改装训练。为尽快掌握新机的驾驶技术,小雷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在训练室里反复练习。凭着这股钻劲,小雷在同批改装的飞行员中,第一个驾机升空,第一个单独执行飞行任务。去年7月,该团进行实弹地靶射击,他的成绩在同批飞行员中又名列第一。
朝鲜族飞行团长申龙洙在飞导弹空靶中,飞机因吸入导弹发动机的废气而停车。一次开车不成功!下降高度再来,仍然不成功!没有动力的飞机靠消耗高度的势能在滑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高度越来越低了。
地面所有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但申龙洙不慌不乱,硬是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第三次开车成功,驾飞机安全返航。在一次机动转场飞行中,满族飞行员彭斌任四号机,航行途中同时发生二油泵和无线电故障,他沉着地冲到队形之前,以摇摆机翼的方式通报长机和编队,果断处置,就近着陆在北疆某机场,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故……
就是这样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驾驶着多种新型战斗机、运输机翱翔在天山南北,成为“天山雄鹰第一队”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接近实战条件下导弹空靶、战斗特技、密集队形、黄昏拂晓飞行、低空大速度地靶、夜间编队、火炮空靶等高难课目训练。先后参加了多次、多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夺取战役制空权等重大演习,全部出色地完成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