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馆长。
挪威卑尔根市“科德”(KODE)艺术博物馆中有21件圆明园柱基。这是其中的7件的石柱基,或许是他们能“回家”。
今年年初,关于圆明园石柱回归的新闻曾引起不小轰动。中国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向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捐款1000万克朗(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术交流。作为回报,该博物馆将在今年9月将其收藏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归还中国,并存放在北京大学。作为此事件的关键一方,KODE博物馆如何看待这次文物回归及其带来的影响?5月7日,该博物馆馆长卡琳·欣兹博访问北京,《环球时报》记者在北京大学对其进行了专访。
环球时报:在KODE博物馆中,除圆明园石柱外,还有其他中国文物吗?这些文物是如何辗转到挪威的?
卡琳·欣兹博:我们博物馆一共有4000多件不同类型的中国艺术藏品,其中大概2500件藏品都是蒙特将军从中国买过来的。其余的1500多件是从欧洲买的。蒙特将军在挪威出生,22岁到北京,在中国的军队当将军。之后一直在中国住了50年,直到他1935年去世,其间他只回过挪威一次,相当于半个中国人。他在中国当将军的时候,对文物收藏有很大兴趣,买了圆明园石柱,一步步运到挪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