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开始,审讯彭德怀所谓“取而代之”的问题。
一个留苏学生揭发,1956年她在苏联学习时,听到一个苏联学生说,赫鲁晓夫曾当着他叔父的面派人去见彭德怀。转告彭两句话:“他可以取而代之,我支持他。”
对这份材料,连专案组自己也对其可靠性发生怀疑,但仍据此制定出了一个逼供的计划。据专案组笔记本记载:
“研究审讯彭取而代之问题计划:(1)八国之行,摸底探风,进行舆论准备;(2)庐山会议直接反党,先礼后兵,逼毛主席检讨;(3)发动总攻击,取而代之。”
“尽力逼其交代出来。指导思想、步骤:连续作战,强攻打硬仗,围绕取而代之问题,穷追猛打”。
计划付诸实施了。七八个人轮番审讯,把彭德怀摧残到极点。哨兵记载,一次彭德怀从审讯室回到囚室“吃饭不知吃”,“砰的一声碗掉在地上。‘我赔,我赔!’”他突然想到这碗是公家的,“从衣袋里拿出5角钱交给哨兵”。
专案组正突击审讯时,发生了“三??二四”事件。直接负责专案组工作的大组副组长杨成武被“打倒”了,专案组整顿思想。4月5日,检查出“右倾动摇思想”16条。下据专案人员笔记的记载,录出数条:“我们的材料不是那么多,不是把他(彭)的锐气打下去了,而是挫伤了我们的锐气。”
“外调没有好线索可查,查来查去查不出所以然来,弄出些右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