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想,毛泽东等来的却是一个令他无法容忍的结果。1949年1月8日,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的危急局势,国民党要求美、英、法、苏四国出面调停国共关系,实现和谈,以便争取时间,卷土重来。毛泽东的既定方针是“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央政府”。至于和谈,中共的主张是,和平谈判一定要进行,但不是同国民党政府谈判,而只是分别同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和部队代表谈判,同他们或者是谈判停战,或者是谈判起义的条件,例如在北平同傅作义的谈判。通过在中共中央的联络员,斯大林对中共的立场是非常清楚的。然而,莫斯科还是明确表示了希望出面调停国共内战的想法。
1949年1月10日,斯大林电告毛泽东:国民政府希望苏联出面调停国共内战,中共不应拒绝和谈,而苏共也有意接受这一建议,并需要先了解中共的意见。斯大林还为中共起草了一封回函,意思就是让中共表明态度:只接受苏联单独出面调停。毛泽东当时想的只是如何尽快夺取天下,万没想到苏联会如此盘算。接到电报后,再也无法按捺心中怒火的毛泽东于12日给斯大林回电,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苏联政府的建议,并指责苏共这样做将导致西方势力参与调停,也为国民党好战分子污蔑中共制造了口实。他甚至学斯大林的做法,也替苏联政府起草了一封回绝国民政府的信函。13日,毛泽东身边的苏共联络员向莫斯科报告:毛谈到这个问题时语气很尖锐,他反对各种形式的调停,并反对中共参加任何谈判。14日,毛泽东接到了日期标明为11日的斯大林来电,其中解释说,苏共的立场主要是不想让中共丢掉和平这面旗帜,中共只需提出令国民党无法接受的和谈条件,便可一举两得。如此,毛泽东才平静下来,斯大林也照会南京,表示拒绝调停。
俄国学者大多认为,这些往来电报说明,斯大林根本就没有企图阻止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往传说斯大林有意调停国共和谈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释斯大林1月11日的电报,俄国学者认为这是1月10日电报的“续电”,是对苏共立场的进一步解释。但仔细研读这些文件可以发现,这两封电报的意图完全不同,前者明显表示莫斯科希望单独出面调停和谈,后者则意在突出中共不应放弃和平的旗帜,而对调停之事闭口不谈。至于对11日电报真实日期的解释,有几种可能性:或者是斯大林看到毛泽东强硬的反对态度后,不得不改变说法,但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有意将电报日期提前到11日;或者斯大林在发出10日电报后,担心遭到毛泽东的拒绝,随即发出了另一封意思相反的电报,但不知何故迟到了两天;或者毛泽东及时收到了11日电,但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而有意推迟答复。无论如何,把这一时期有关的档案文献联系起来看,斯大林最初确实有意出面调停国共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