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因弹缺粮绝,多日长途跋涉行军作战,官兵饥饿,农民仅有的玉米、杂粮、红薯根等已被前边撤退的军队抢吃一空,后来的部队,只能搜寻些野菜、草根煮后充饥。次日,李家钰命参谋长张仲雷率集团军赶往陕县菜园乡雁翎关,筹措粮食。5月19日晨,因日军一部已在陕县会兴镇渡河,灵宝也有日军驻防。李家钰一面派出数名侦察兵向陕县大营、灵宝等处搜索敌情,一面在雁翎关村外召集官兵训话说:“再饥饿也不能擅入民间抢劫。违犯者,军法处置!”还当场处决了一个抢劫百姓财物的士兵。
此后,各路大军分道西行,李家钰的部队就担负起了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这时,从晋南平陆茅津渡过黄河的日军进入陕县城。5月20日,李家钰率部从雁翎关出发,宿营于陕县张村镇东窑院村。据友军情报,日军千余人由陕县南关太阳渡出发,正追击高树勋部,已进犯到距东窑院村仅10余里处。李家钰判断:日军来得不会这么快。同时鉴于友军正纷纷向西转移,掩护任务急需进行到底,即决定按原计划行军。
5月21日,李家钰率集团军总部人员继续殿后,在友军各部相继撤退之后,于上午10时从东窑院出发,按原计划向西行目标——南寺院行军。由于对敌情疏于侦察,情况不明,李家钰率部到达张家河谷底时,埋伏在安家山上的日军已居高临下,对其形成包围。中午时分,当缺乏战斗力的总部人员及家属刚登上旗杆岭,早有准备的日军大队人马从山头上冲下来,李家钰率部与敌战斗,背部和左腋下连中两抢和一片弹片,壮烈殉国。同时受伤的一个士兵后来回忆说,他跟着李总司令跑,看到李家钰挨了敌人两枪及一个榴弹碎片。李家钰还挣扎着跑了几步,终于倒在了旗杆岭上。同时把鲜血洒在陕县土地上的抗日将士还有200余人。担负殿后任务、跟在总部后边的四十七军一〇四师闻讯赶来,在南寺院与日军激战,悬赏募来五名敢死的士兵,冲到旗杆岭上,将李家钰的遗体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