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分钟后,一辆银色面包车驶入胡同,在院门前停下,面包车前放着医院配送的牌子。“刚有记者来,你看走了吗”,门内女子对司机说,在确定周围无人后,她才将门打开,面包车驶入院子。
记者走入院内看到,一栋二层小楼靠近大门处的墙上挂着“北京双利华茂工贸有限公司”的牌子,楼上一间房内空无一人,但桌子上堆满简易便盆。
“我们不是这个公司的,没人生产小孩用品,就是挂了个牌子”,记者再次向中年妇女求证,对方边“解释”边搬运着面包车的纸箱,并称箱内装的是其他地方生产的简易便盆。
但附近的多位居民表示,这个院内平时生产婴儿衣物,面包车每天进出多次运送货品。
而在楼内一间办公室里,一张订单被吸铁石固定在靠近门的白板上,上面列举了北大医院、协和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的名字,订单上的产品包括婴儿套装、多头腹带等。
除双利华茂外,另一家待产包公司同样“神秘”。
同仁医院提供的“鑫馨”牌待产包,生产商为北京舒尔雅妇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包装及对外宣传的生产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村西。
4月8日,记者前往该公址但并未找到这家公司。拨打电话后,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拒绝外人到厂里看样品,告知哪家医院后,业务员会送样品过去。
“价钱由医药公司来制定,我们把需求提供给医药公司,他们再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赵女士说,作为使用科室,自己并不清楚价钱和产品的进货渠道。该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称,医疗用品、器械引进一般会通过供应科。但随后供应科工作人员否认引进过待产包,也没有听说过华润医药公司。
记者联系到华润医药公司代表曹娜,对方称引进双利华茂产的“百洁卫士”牌待产包,对企业资质、产品批号合格证都有审查,并随时查询合格证的更新情况。但对双利华茂留守人员否认生产的情况未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