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都不是“亚洲一哥”
环球时报:眼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受阻,一些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对中国经济的近期前景持负面预测,他们在担心什么?您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诺兰德:中国已经连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几十年,如今增速适当放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往前看,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会遇到一些“颠簸”。我个人对10年与20年以后的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华尔街的一些对冲基金的工作是利用短期的“市场机会”,快进快出,会对一些“问题”反应过度,包括“看空中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会导致中国经济崩溃,这很荒唐。就算一些银行与金融机构因房地产泡沫而倒闭,中国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随时有能力给中国的金融业“输血”与“再造”。“中国经济崩溃论”不靠谱。
环球时报:您觉得中国成功的民营企业是赴美挂牌上市好,还是在中国大陆上市好?各自的利弊和风险在哪里?
诺兰德:美国欢迎中国企业赴美公开上市。美国的股票市场依然值得中国优秀企业去上市与融资。中国一些企业遭遇过“卖空中国”的袭击,对此感到害怕。事实上,两年前发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国企业“财务作假与不透明”造成的,并非针对中国企业整体,也并非针对中国政府。这点需要澄清。此外,看空与看多股票是美国股票市场的正常规则,如同汽车行驶有“双向道”,而不仅仅是“单向道”。
除了中国企业,很多美国企业在不同的时候,也会遭遇市场不同程度的看多与看空。中国的企业家需要熟悉和适应这样的文化。此外,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都在迅速发展,中国可以上市的企业很多,中美证券交易所之间可以共存的空间很大,不存在实质性竞争。
环球时报:您对日本经济和“安倍经济学”有何评论?日本是美国心中的“亚洲一哥”吗?
诺兰德:客观讲,日本经济低迷已有十多年,日本人整体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并没有中国人那么乐观。“安倍经济学”本质上是三条:货币宽松政策;政府举债进行财政支出刺激;结构调整。目前,前两项给日本的GDP增长带来了成绩,但第三项没那么简单。美国方面希望安倍能走运,帮助日本恢复经济,但现在并没有十足把握。
往前看,作为世界GDP前三位的国家,美、中、日应当增进合作,安倍也应当少走“政治化”的发展路线,不要挑起中日之间的争论,不要让争议升级,要给政治争议降温。同时,中国要保持政治上的战略耐心,不要让中日关系恶化与升级。中日关系与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有本质不同。中国的整体实力明显领先周边其他国家很多,但中日关系不是这样。目前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谁都不是“亚洲一哥”,亚洲还没有整体实力明显遥遥领先的“亚洲大哥”,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要做“亚洲英雄”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