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亚洲的军火集结还有另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这就是国立澳大利亚大学战略研究学教授德斯蒙德·鲍尔所谓的“行动-反应动态”。说穿了,这里正在上演老式军备竞赛。罗伯特·卡普兰在其关于南海的新作《亚洲大熔炉》一书中,称它是“几十年来精英媒体报道最不足的事件之一”。
报道称,有许多因素推动着这场军备竞赛。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而这导致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考虑加强防御。华盛顿的“支点”或者对亚洲的“再平衡”战略引发了担忧,尽管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日子已经寿终正寝了。而这种担忧也加剧了亚洲的军备竞赛。其他外交紧张局势,特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韩国和朝鲜之间的紧张局势,都加大了这一势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上升发生在印度。去年,该国成为美国军火最大的外国买家。2010年,它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这反映出北京为使其军火需求供应本土化而付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印度从美国购买军火的目的是为了弥合与中国的技术差距。
法国的达索飞机公司也在等待新德里敲定一项延宕已久的协议,即印度出资高达200亿美元向其购买“阵风”战斗机。印度拥有亚洲最大的海军建造项目。
在这个方面,绝对不是只有印度一个国家。自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的国防开支增加了一倍多。新加坡追求被亲切地称为“毒虾”的策略,它已跻身世界排名前10位的武器进口国。它是东南亚最小的国家,却拥有该地区最强大的空军。